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在张守玉所著的《京西山区民俗》一书中,记载了北京门头沟山区居民过腊八粥的一些风俗,虽然大体上和北京城里的很相像,但也有很多京西地区的独特风俗。在爨底下村,熬制的腊八粥以当地的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用小米、玉米、高粱米和各种豆子,加杏仁、核桃仁、枣等干果熬制而成。
老北京著名民俗学者金受申先生,早在民国年间就写过门头沟及京西煤田,他在文中写到:门头沟火车由石景山起,即渐渐走入山内,门头沟四面是山,东北是天台山,东是石景山,北是来龙山,南是小黑山,西是九龙山,车站在东北山口,圈quàn门在正西山下,真是“四围山色中”,绝妙一幅图画。
甲:您听说京西有个“馒头包”,我是那儿的人。煤球五百斤,两包白米,四袋白面,五百馒头,猪头一个,鲤鱼一尾,红公鸡一只,五十斤猪肉,六十斤羊肉,二十斤牛肉,四只肘子,两挂大肠,五斤猪油,下水全份,三斤羊肚,五斤肺头,五香作料一包,十只小鸡,十只鸭子,一对野鸡,一只野猫,汤羊肉二十斤,黄牛肉二十斤,鹿肉十五斤,野猪一口,鹿尾一对,冰鱼一包,五只冰鸡,淮河银鱼一斤,半斤鱼骨,四两鱼肚,五两江瑶柱,五十鸡子儿,三十鸭子儿,十个松花,二十个鸽子蛋,半斤口蘑,一斤贡蘑,四两黄花儿,四两木耳,四两金针,四两鹿角菜,四两大虾米,五斤供菜,一斤胡椒面儿,半斤芝麻酱。
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围绕葫芦文化以本土传统葫芦菜肴为基础,组织专业师资深入挖掘追根溯源,在传承先民葫芦菜品的基础上,又从葫芦的养生,健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策划,经过多次试吃品鉴,最终确定了“葫芦宴”养生菜系 4 道菜品,保健菜系 5 道菜品,鲜食菜系 4 道菜品,葫芦食材主食 4 种,汤羹 2 种,满足了“煎”“炒”“烹”“炸”“蒸”“煮”“炖”“涮”各种制作方法全面丰富的要求。
最近工作的原因,没想到我竟然跟门头沟干上了,隔三岔五地就到门头沟新城附近去踩盘,去的次数多了,也逐渐刷新了我对这片区域的认知,这里不是大家老话儿说的那样“家有一口粥,不去门头沟”,恰恰相反,比起市区的拥堵和嘈杂,这里处处是干净宽敞的大马路和矗立而起的座座新城住宅,整体的城市建面感非常好,很适合居住。
腊八节来门头沟喝腊八粥人们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马上就要到腊八了年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了2025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景区将举办腊八节活动为大家带来热腾腾的腊八粥潭柘寺景区活动时间:2025年1月7日上午9:30左右活动地点:潭柘寺帝王树广场活动内容:游客除了可以品
6月15日,北京市举办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随着270多家乡镇煤矿,500多家非煤矿山、砂石厂的关停,在系统修复后,门头沟已完成从千年煤城到森林城市的转变。
腊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北京交通广播《徐徐道来话北京》节目从各种书籍中,为大家讲述真正属于北京的腊八节的传统节日风俗。那说到腊八节,书中到底都是怎么描述这一天的风俗的?北京的高碑店、原崇文区、京西门头沟和京北延庆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老北京人,在腊八这一天都有哪些不同的风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