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陈果:化债下的资产重估值得持续关注】财联社11月8日电,中信建投陈果团队认为,地方政府出台一揽子化债措施,不良资产的置换和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有助于地方AMC通过资产整合和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当天,财政部对外披露了将安排10万亿元化债资金置换隐性债务,其中包括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累计安排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
(本文作者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化债”对资本市场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已经历三轮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过程,而历轮化债过程均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刻影响。往后看,化债仍是2025年影响信用市场的重要因素,而近期地方置换债的落地意味着第四轮化债的开启。
化债走过3个年头的华夏幸福,近日拟在其《债务重组计划》中推出新的“置换带方案”。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该方案拟引入廊坊市属国企承接部分金融债权人的债务,作为条件,这些金融债权人须向廊坊市属国有企业或其指定主体提供新增融资。
【化债成果显著 置换债发行再上台阶】财联社2月10日电,近期,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信息。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已有至少16个省份、238个地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债务化解相关信息,不少地区还亮出了2024年债务化解成绩单。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受到市场关注。上周末,各大券商分析师相继发文解读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认为化债方案落地或将进一步支撑A股走强,与化债行动相关的主体有望直接受益。
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两个月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6万亿元的化债方案。按照分批推进的安排,目前进展如何?对于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下一步有何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