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芸 马涛10月17日,“豫健”系列大模型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会在郑州举行。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的眼科大模型——VisionFM(“伏羲慧眼”)正式发布。这是一年多来,河南致力于推动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高质量建设,坚持“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一体发展的重要成果。
参观者在体验“伏羲慧眼”。李晓敏 摄□本报记者 李晓敏10月17日,省医学科学院2号楼的眼科研究所展厅内,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当天,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VisionFM(“伏羲慧眼”)在郑州发布后,这里成了热门打卡地,不少专家慕名而来,想一睹它的“芳容”。
10月17日,省医学科学院2号楼的眼科研究所展厅内,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当天,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VisionFM(“伏羲慧眼”)在郑州发布后,这里成了热门打卡地,不少专家慕名而来,想一睹它的“芳容”。参观者在体验“伏羲慧眼”。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远怀 王丹/文 宋亚猛/图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报告中提到,2024年,河南创新能力起势跃升,国内首个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发布运行。
这一年,面对更加紧迫的财政收支压力,全省财政系统全力落实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李晓敏10月17日,省医学科学院2号楼的眼科研究所展厅内,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当天,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Vision FM(“伏羲慧眼”)在郑州发布后,这里成了热门打卡地,不少专家慕名而来,想一睹它的“芳容”。
11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医学科学计划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首个科学计划——《河南省医学科学计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进入体系化组织化推进的新阶段,在我省医学科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物名片王宁利,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长,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光眼诊疗技术研究”和“重点眼病群体干预”两大领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省部级一等奖5次,以第一作者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王延辉 王冰珂“三年累计来郑留郑大学生超67万人。”2月8日,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2025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这一数字格外引人注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汇聚而来,造就了一座城的“年轻力”。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瑞 梁雅琪 梁镇/文 徐聪/图步履不停,向“新”而行。作为全省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为这片希望之土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动能。
“郑州造”可以有多高?2024年5月,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成功发射,作为一颗高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它能从500多公里的高度拍到地球上的你,还能倚仗其历史测绘能力,为城市找准每一个低洼地隐患点。“郑州造”可以有多远?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创新能力起势跃升。2024年,中原科技城国家级科研平台23家,省科学院在先进材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