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不肯作神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正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不仅展出数十幅齐白石的画作,还利用AI技术将齐白石生活的北京胡同文化“搬”到了展厅里。“观众的体验感尤为重要。博物馆不仅是通识教育的场地,更是让观展者体验人类创造力的空间。
美国旧金山市移民历史悠久。坐落在市政厅广场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近两万件亚洲文物,向全球访客讲述亚裔的文化历史。2008年,许杰成为该博物馆的首位华人馆长,肩负起推广亚裔文化与艺术的使命。他曾掀起旧金山市民寻找兵马俑的热潮,也让一众海外网友为中国青铜酒器取名。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6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鲁黎)按照去年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协议,3月5日,湖北省博物馆将曾侯乙铜鉴缶、曾侯乙鹿角立鹤等190件曾楚文物和商代文物悉心打包、装箱,待海关查验后,将飞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两馆合办的“凤凰故国——湖北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 商 汨罗市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中心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宋若虹11月26日,“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集中展出全国11个省市、26家文博单位的148件套商文明代表文物,仅定级的珍贵文物就有127件套,占比超八成。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引人注目,如果以微观的角度来解读,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从青铜容器这一典型器物来看,三星堆与长江中游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近日,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带来题为《显著与隐微:阅读三星堆文明》的讲座。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10月30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开幕,邀请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凝聚起跨越国界保护传承人类文化瑰宝的共识。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现场摄影报道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是我国五彩瓷的巅峰: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五彩,需要两次入窑烧造,成本极高。
作为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领域的合作可以为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开辟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积极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互鉴,与世界知名博物馆展开合作交流,不断引进众多高质量海外展览,同时也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3位资深专家深入解读 全媒体记者 易禹琳 龙文泱 胡雪怡 新的时代,博物馆如何“出圈”“出海”?8月18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各界学术大咖齐聚。
新华社武汉5月5日电 题:“五一”小长假:博物馆里“荆”彩不断新华社记者喻珮“佩戴”梁庄王妃同款花钏、沉浸式体验一场“明代婚礼”……这个“五一”假期,湖北多地博物馆以丰富多样的展陈与活动不断“出圈”,“文博热”成为荆楚文旅“流量”入口。
中新网长沙9月5日电(鲁毅 邓霞 张雪盈)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惊世发掘,揭开了一幅跨越两千年的西汉画卷。50年后,在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基础上,马王堆汉墓的研究推广又将开启怎样的精彩?8月18日,湖南博物院“博物馆之夜”快闪表演现场,一名身着汉服的舞者在展品旁表演。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8日报道,分析人士认为,在中美竞争加剧、合作机会少之又少的大环境下,艺术交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他们说,虽然艺术交流在过去十年逐渐减少,但这样的交流有助于建立互信、开启对话,甚至“弥合”这两个对手之间的“鸿沟”。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4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50周年。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盘龙城遗址作为长江流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的夏代和商代早期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