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会儿中国还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爱国志士对此忧心忡忡,有的人致力教育,有的人兴办实业,有的人走革命之路,有的人复兴文化,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以他卓越的洞察力认为发展科技才是第一要务!
1921年3月,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到欧洲考察教育期间,拜访了爱因斯坦。然而,爱因斯坦却回信说:“就权利论,诚然是你们先邀请我的,但是日本人给我的条件却较为优越,除了住宿、交通等费用外,还另有二千英镑的报酬。所以,这也是一种优先的权利。”
爱因斯坦,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一生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捍卫人权,坚定反战态度。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便已在中国传播开来,在罗素来华演讲后,一度引起中国学术界热潮,他本人也深受中国人民的尊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爱因斯坦途经中国。
“中国为何没有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这是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提出的“李约瑟难题”。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疑惑,我们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发展速度还没有几个成立不过几百年的西方国家快,而现代科学的起源,也是起源于西方呢?
现在的马斯克在中国可谓是大红大紫,其成就、创造力、正能量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中国不仅没有马斯克,也没有马克思、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门捷列夫、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贝多芬、莫扎特,中国没有的太多了吧?
曾经在手机上刷到作家莫言的一个视频,他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会不会低调,说不定我会非常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已经被实验证明,这个定理就存在,存在宇宙里面,谁如不服你也来一个……”莫言的这段话,不由让我想起了与上海有过两次相遇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