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乌克兰国家战略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乌克兰外交部下属根纳季·乌多文科外交学院以及基辅国立经济大学于29日联合举办“中国与乌克兰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成效与前景”视频研讨会。今年是中国与乌克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又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乌克兰独立30年。
近期,在部分国家努力缓和俄乌紧张局势的同时,美国却持续渲染这场危机,并尝试强行拉中国“入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尚月在接受“长安街知事”采访时认为,美国有两大意图,“首先是想在舆论上给中国施加压力,把中国置于舆论上的被动,由于美国担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作出某些表态,所以它预设立场,让中国处于舆论上的被动局面。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中,王毅谈及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传递出何种信息?王毅明确表示,中国与乌克兰早已建立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并强调这是在2011年就已经实现的事实。每句外交言辞都经过深思熟虑,具有特定含义。因此,王毅在此时提到这一伙伴关系的目的值得探讨。
所以讨论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得从乌克兰独立后说起。当时乌克兰拥有核弹头1500多枚,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在1994年乌克兰主动销毁核弹,以无核国家身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中国在引进苏 - 27 战斗机后,在空空导弹技术上遭遇瓶颈,乌克兰提供的 “9B - 1103M” 和 “9B - 1348” 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助力中国成功研制出霹雳 - 12 导弹,摆脱了对他国的依赖,增强了中国空军的空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