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通讯员 穗教宣《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强调,家长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原标题:为青少年“护心” 家校社如何共筑“防线”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今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营造积极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和家长心
【对话嘉宾】(按行文顺序排列)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淑英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裴红霞 全
梁小燕 罗芳婷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逐渐演变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我家孩子适合什么体育项目?”“每周孩子需要多少次体育活动?”“每次体育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强度?”近年来,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体育和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极目新闻特约评论员 郑晓边6月14日晚上,在一个讲座中我分享了三大内容:安全教育的意义,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亲子互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安全教育、预防霸凌与暴力的最重要举措。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习自我保护方法,远离危险,建立良好的应急心态。
5月26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研讨暨培训会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已建成120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累计服务学生、家长230余万人次,家校社协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成效逐步显现。
金紫薇为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各地先后出台多项举措。日前,福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当地中小学校设置举报箱,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欺凌问题线索并及时介入保护、调解和追究法律责任。
5月2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研讨暨培训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并通过多方、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体系。研讨暨培训会现场。
近期,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团工委)开展了5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现场 据介绍,本次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故事以及寓教于乐的方式,开设未成年人普法小课堂、赋能讲座,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为青少年筑起一道法律防线,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
来源:环球网 日前,由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主办的“2024中小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圆桌活动暨校园健康系列科普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 展,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风险和健康结局也发生了变化,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 来。
不仅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加强家校社联动,让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得越来越好?5月10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民生访谈”节目,透露了上海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