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3日讯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房华 陆楠 刘科春 王新立 刘晓琳 王晓东)【录音:通过考古或者历史,我觉得这两个相结合的,才能真的去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自己的文化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根在哪个地方。
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发布消息显示,山东大学已设立历史学院、考古学院。1月19日至20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博物馆召开第三届学术交流年会。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刘军,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王芬,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出席有关活动。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七千多年前的种子是啥样?去山东大学博物馆一探究竟山东大学博物馆是高校中首批获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它的主打特色是考古成果。上万件文物绝大多数都是本校考古专业的师生亲手发掘、修复的。在他们心目中,哪些是最精彩的展品?
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12日电(王采怡)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大会7月1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学者代表、山东大学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会,见证山东大学考古专业薪火相传,立足山东土壤、发扬山大特色,为考古事业培育英才的成果。
7月11日上午,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大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教师代表、山东大学荣聘教授栾丰实在致辞中回顾了山大考古专业50多年的光辉历程,他衷心希望考古工作者们继承传统,精诚合作,取得更加靓丽的成绩。
“完成报到流程的新生,可以来姓名墙合影打卡,把‘姓名树叶’投到迎新玻璃盘里。”9月2日上午10点,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考古学院迎新处,一印有“探古迎新”字样的竖置玻璃圆盘颇具创意。其镂空的内部下方是一棵“树干”,写有新生姓名的树叶状卡片将考古学院这棵“大树”装点得越发枝繁叶茂。
学院现有教师136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9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4人,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1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讲席教授3人、特聘教授11人、荣聘教授3人。
“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展示出了山大考古的硬核实力。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你好山大,我们来了。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接站服务,你值得拥有。我见君来,溪山美哉。美好新校园,美好新征程。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家人们合影了,这里可是山大!9月2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新生在家长陪伴下报到。9月2日至3日,是山东大学新生报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