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25日电(记者卢宥伊 胥冰洁)25日重阳节,82岁的林开琴早早来到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活动室,等待工作人员给她化妆。这是林婆婆第五年参加福利院的重阳节表演,也是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举办的第12届晚晴艺术节。为此,她已经认真排练了好几个月。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田婆婆你是不是有点热了?我帮你把外套脱了哦。”9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见到了特护区的护理员万浴丽,她正弯着腰和田婆婆交谈,田婆婆点头后,万浴丽麻利地将田婆婆的外套脱下来挂进衣橱。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8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了解到,成都市第一、第二社会福利院率先开放机构内剩余床位,让符合条件、自愿入住的社会老年人排队轮候入住,在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应养尽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社会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需求。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2023年10月18日,由成都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中心、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共同主办的2023年成都市老年人保护周启动仪式、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建院70周年暨第十五届晚晴艺术节举行。
今年夏天,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的新闻登上热搜。“抢聘”背后,专业养老人才的长期缺乏更引人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夕阳红”事业注入“朝阳”力量。他们拥有一个可爱且响亮的称号——“青春养老人”。
1月28日,农历除夕,是辞旧迎新的幸福时刻,成都处处洋溢着美好祥和的氛围。但在这一幸福团聚的节日里,城市之中还有着一群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亲人陪伴的特殊群体,如何让他们在新春之中也能同样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今年夏天,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的新闻登上热搜。“抢聘”背后,专业养老人才的长期缺乏更引人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夕阳红”事业注入“朝阳”力量。他们拥有一个可爱且响亮的称号——“青春养老人”。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增进老年人福祉,10月10日下午,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敬老爱老 情暖重阳”为主题的第16届晚晴艺术节暨敬老月活动开幕。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女儿一直在家,正是需要我陪伴的时候,但是她对我说‘妈妈你去工作,我还是爱你的’。”2月25日,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门口,黄兰回忆起这段时间对家人的亏欠,眼角湿润了。作为该院疗养科科长,1月28日(大年初四),黄兰主动放弃休假返回福利院。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 摄影报道“爷爷,你在房间里好好坐着,我把饭菜给你端过来!” “婆婆今天咱们下楼转转,好不好哇?”走进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里,老人们或悠闲地散步,或聚在一起聊天,享受着宁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