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林、陈行行、王树军3位“大国工匠”和特邀嘉宾邹彬分别作主旨发言,并讲述各自追求卓越的工匠故事。1980年从技校毕业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就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
一个个洋溢着自信的脸庞、一个个精彩的奋斗故事……这是一场向工匠致敬的盛会,他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精进技术,助力工业制造的腾飞,用工匠精神支撑“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27日开幕。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如今,制造业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很多工业机器人走上了生产线。但是,面对突发的疑难杂症和复杂部件的加工,手握“绝活儿”的技师必不可少,他们还成为了这些机器人的师傅。来认识航天科工三院239厂的焊接首席技师陈久友。
夏立,男,1971年7月出生,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钳工高级技师。从业30多年来,夏立一直坚守一线,用双手攻克百余项技术难关,在丝毫间精益求精,创造“中国精度”。先后出色完成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天眼”工程等多个高端重要工程项目的装配及保障任务。
人民网 刘汕170吨的重物,重量约同110辆小轿车,被起重机吊臂稳稳抓起至174米高空,再精准放置到指定区域,分毫不差。这辆曾创造世界记录的全地面起重机ZAT24000H,身上“关节”无数,精密而复杂,因此出厂前的调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原标题:匠心求极致 为国铸重器刘博 王林 刘宇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鸣霄3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揭晓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哈电集团高技能专家董礼涛入选。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 5 秒钟广告,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52岁的李凯军是一汽集团公司模具制造车间班长,吉林省高级专家,2019年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曾在验收前最后16个小时,将模具误差控制在0.02mm内,准备放弃在中国生产的加拿大客商当即追加800万元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