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开始,其实河南就开始出现干旱,粮食也因此出现大减产,到1942年春天只下过几场小雨,之后一整年也没有再降过一滴雨,河南粮食大面积绝收,让人更绝望的是,之后河南又爆发了蝗灾,蝗虫过处,已经没有粮食,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只能开始挖草根,啃树皮,那时候只要见到树,基本上树皮都被剥光了,人们把树皮剥下来,妇女们会磨成粉,有的人饿急了也就那样囫囵吞到嘴里了,想想得多难以下咽,但是不吃又不能活命。
#头条创作挑战赛#电影《1942》里说得好“饥民根本不算人。”花园口一炸,黄泛区的饥民那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看周围除了自己老婆孩子都是“食物”(有时候老婆孩子也算),管你什么国军日军,来个落单的或者几人小分队,能给你连人带骨头都给嚼碎了。
这场饥荒如同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受灾人数高达 3000 万,这几乎涵盖了当时河南的大部分人口,300 万人在这场饥荒中失去了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令人痛心疾首,发人深省。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影片,走进悲惨的一九四二年。在1941年12月9日这一天自“七七事变”后,4年零5个月,中华民国正是对日宣战,然而战争的残酷对于掌权者和老百姓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过去”。中国近代史是用无数华夏儿女血泪浇筑而成的,它写满了屈辱与自卑,也印刻着那些侵略者们罄竹难书的罪行。鸦片战争叩响了腐朽清王朝的大门,甲午海战叫醒了沉睡中的王勋贵胄,而八国联军磨灭了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丝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