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打腰鼓。今秋开学后,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1)班利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时间,开设了以打腰鼓为主的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体育课,并邀请延安大学专业老师教授腰鼓技法。
人 物 档 案苏宏丽,安塞县第一小学体育教师。她是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省、市“三八”红旗手。她从事少儿腰鼓教学20年,她与小小腰鼓手们走进北京“两会”,越洋前往美国,向国人和世界展示着安塞少儿腰鼓活泼飒爽的英姿。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陕西省中小学精品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选送的“小学体育安塞腰鼓三年级、四年级”课程,经学校申报、县市逐级评审推荐、省级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等环节,现认定为陕西省中小学精品课程。
【原文】安塞腰鼓.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安塞腰鼓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槌落下的瞬间,空气仿佛炸裂。百余位头系白羊肚手巾、腰扎红腰带的汉子敲打腰鼓纵情跳跃,鼓声咆哮、红绸飞舞、黄土荡天、气势磅礴……安塞腰鼓震天吼。“安塞腰鼓是根植于黄土地的艺术。”潜心研究安塞腰鼓多年的学者张新德说,“古时候,安塞地处边塞,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
安塞腰鼓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县招安镇新庄科村出土的宋代腰鼓人物画像砖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全国民间音乐歌舞电视大奖赛》的大奖。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郭慧 通讯员 孟宪鑫)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进一步落实《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早操制度的通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
苏宏丽,腰鼓舞出华丽人生作者:米宏清每当暑假或寒假,走进安塞县体育场,总会看到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晨曦中,在晚霞中,挥动着长长的红绸,在学习腰鼓表演。问起谁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总是响亮地喊出一个人的名字:苏宏丽。是的,正是苏宏丽,手把手的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腰鼓手。
安塞腰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陕北民俗舞蹈之一,表演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不仅打出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更打出了华夏子孙的气魄,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名扬海外,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3月30日上午,“Z世代”画像中国——工笔绘陕西网络互动活动来到最后一站——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馆。多国“Z世代”青年了解安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学习安塞腰鼓、安塞剪纸等,在安塞文化走出国门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