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看台湾报道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今天在中评社发表一篇关于台湾最新历史教科“去中国化”的文章。他还通过一张前后对比的图表呈现,从中可看出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最新历史教科书中的“去中国化”作为,真的是触目惊心。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卿羽飞编辑 | 卿羽飞前言1949年的10月1日,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依旧在,只是不教了。”如果你翻开今年的台湾初二历史课本,可能会受到惊吓,因为“三国历史整个消失”。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操弄下,新的历史书被“大刀阔斧”删减,课程简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台湾初中二年级历史课本出现中国史放进东亚史且大删许多朝代史实,被人质疑在“去中国化”。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兼两岸事务处处长李功勤接受访问时表示,“亡其国必先亡其史”,不得不慎。历史课本少了三国时代问题还算小的,比较严重的是对于近代、现代史描述的偏颇。李功勤表示,他不反对历史教科书要“远古详今”,远古的历史可以比较简单,近代、现代史和学生切身有关,内容可以多一点,但他不赞成“同心圆”史观的教科书,因为在初中青少年时期,对于历史时代先后顺序是很重要的,这对史学的经纬度的认知才能深入。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近日报道,台湾开学后最新面市的课纲,初二历史课本中“中国史”的内容被大肆删减。当中不只三国史消失,甚至连武则天都没有编入。且第一章“从商周到隋唐的国家与社会”删到只剩短短4页,2400年历史仅以1600字讲完,历史人物几乎只提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匆匆带过。
如果你翻开今年的台湾初二历史课本,可能会受到惊吓,因为“三国历史整个消失”。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操弄下,新的历史书被“大刀阔斧”删减,课程简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新课本第一章“从商周到隋唐的国家与社会”删到只剩短短4页,2400年历史仅以1600字讲完。
#台湾教材 #去中国化 #统一 #历史教育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 #文化根脉 #两岸统一 #血浓于水 #历史真相 #日本殖民统治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民族凝聚力 #文化认同感 #台湾同胞 #历史文化 #两岸一家亲 #共同未来。
中国台湾网9月8日讯 民进党当局为“去中国化”持续在历史课纲上动手脚。综合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报道,台湾新版初二历史课本出炉,由于此前高中历史“中国史变东亚史”已经恶名昭彰,人们没料到初二课纲“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见了,数千年历史只剩秦始皇。
有岛内历史老师向台媒投诉,开学后最新版的初中二年级历史课本被大量删减,“三国消失,武后不见”,台媒经查证发现,新课本第一章“从商周到隋唐的国家与社会”删到只剩短短4页,2400年历史仅以1600字讲完,历史人物几乎只提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匆匆带过,课程简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台湾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表示,60年前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多达6000字叙述辛亥革命,现在仅300多字,比一则新闻简讯还短,没有历史脉络,人物也只剩一个孙中山,“如此简略、模糊的文本叫青年学子如何掌握史实,进而评论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