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王璇 姜家伟)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在蛇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京津冀三地携手联合举办“2025 年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云集三地21 位(27朵)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献技,各展风姿。
裴艳玲,当代戏曲界的传奇名字。暑热未消,裴艳玲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为《乾旦坤生坤净京剧演唱会》压轴。到达上海后,裴艳玲闭门谢客做准备。与乐队试音,她叮嘱年轻的女琴师注意过门细节。演唱会长达150分钟,裴艳玲在化妆间一直注视监控器。看到兴起,她站起身,大声跟唱。
1947年8月12日,裴艳玲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父亲裴园便是戏班班主,从四岁开始,当时还叫裴信的裴艳玲就开始了她在戏班的童年生活,五岁时,跟随父亲巡演,当时台上正上演着精彩的回幕,小英雄秦英要怒打恶国丈,可饰演秦英的演员突然盲肠炎犯了,肚子拧着劲地疼,救场如救火,正当所有人百愁莫展的时候,当时年仅五岁的小裴信坚定的说:“爸爸,我来。”
首先,革命现代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戏曲的固有模式,为戏曲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革命现代戏以现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京津冀首次联合举办春节戏曲晚会三地共谱新春戏韵华章1月31日晚,2025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同播。 本报记者赵杰摄“流淌在心底的那声吼,喊了千百秋。唤起了盎然的一片绿,春随万家走。再向渤海弄潮,再登太行揽秀,再赋燕山壮美,再写大美九州。
2025年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在石家庄录制,21位梅花奖获得者同台献艺京津冀名角携手展现传统戏曲魅力1月9日晚,2025年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在石家庄录制。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月9日晚,2025年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在石家庄录制完成。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1月,“十台大戏贺新春”系列戏曲演出在河北梆子剧院拉开帷幕。图为演出现场。 张 昊摄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内,票友正在演唱河北梆子。 曹 铮摄河北梆子流传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裴艳玲,出生于1947年9月,这是一个年轻人可能不熟悉的名字。现在,流行音乐盛行,鲜少听说年轻人讨论戏剧艺术。所以,别说裴艳玲这个名字,就连“河北梆子”,一种传统戏曲,这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不少年轻人也是不清楚的。或许年龄稍长的人还会去听。
文|喵嗨森但凡听过“河北梆子”的人,就没有不知道裴艳玲的。裴艳玲,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她真正做到了把一件事情“专研到精”。唱戏这个词语,可以说得上是贯彻了她的一辈子。如今70多岁的她,身上的头衔更是一个比一个高。
河北梆子《钟馗》剧照,田春鸟饰演杜平。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文戏好听,绕梁音韵荡气回肠身着戏服、头戴冠帽,扮相俊美、目视前方。在88岁高龄的河北梆子小生泰斗田春鸟家中,有一张半身照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是2016年我登台演出时饰演杜平的照片。
裴艳玲,女,原名裴信,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5岁登台,9岁开始先后在乐陵、灵寿、束鹿京剧团挑梁。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