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部门贯彻落实3+1+2的选课模式过程当中,学生在填报相关志愿时必须要谨慎一些,高校迎来扩招,但并非代表的所有的院校都适合大学生报考,有一些院校之间的等级以及学校名字也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虽然都是本科学校,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大学和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占地面积五个方面有区别。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有上千所,他们的种类和办学实力都不一样,这些学校里面包括,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等等,有些人觉得以“学院”为后缀的学校办学实力不太强,毕竟有些专科就是以某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后缀的,实际上这些人的想法是错误的,校名中带有“学院”的学校未必不好。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理解,认为"大学是本科,学院就是专科"。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一般的大学里面都会分成多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本科和专科(有一些也会有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类情况少有),可以说学院是大学的子集。
为什么有的高校被称为“大学”,而有的却叫做“学院”?在高等教育的世界里,这背后有着不少学问,很多同学和家长对此可能有些疑惑。今天,向学霸进军就来聊聊这些“大学”与“学院”背后的区别,以及“民族大学”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否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我国的大学有三千多所,除非是本地的大学和一些名校,省外的高校通常考生比较陌生,报考时也习惯从名字入手,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我国高校的命名方式也是有讲究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同样是本科,有的叫某某大学,有的却只能叫某某学院。
文:沈嘉柯高考结束了,到了填报志愿选大学的阶段。我们来聊聊大学。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七回里写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英雄好汉,光明磊落,行走江湖,不搞改名换姓这种鬼鬼祟祟的事。那么,大学呢?
导语:通常认为“大学”就是一本、二本,而“学院”是三本,其实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教育部对于大学和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性规定,可作为考生及家长在选择院校时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仅凭此来简单判定具体的大学与学院的水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