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10月11日,灵寿县索阜安村的田间地头停放着一台台先进的农业机械,我市红薯暨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演示会正在这里举行。这些农业机械能够在红薯和中药材生产的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先进性还是实用性都牢牢吸引了广大农户的目光。
眼下正值甘薯收获时节,在位于房村镇的岱岳区汶河古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正抢抓农时收获甘薯。今年合作社首次引进了甘薯收获机,未来甘薯收获有望实现全程机械化。一直以来,甘薯收获沿袭着传统方式,依靠人工用镢头刨收,效率不高。
深秋时节,思南县各地种植的“双高”红薯迎来丰收。凭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品质,“双高”红薯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为实现红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各地通过大力推进新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助推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50亩甘薯正在收获。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地块为全市首次试点使用肥打垄塑形一体机技术,实现减肥增效。经测重,该地块平均产量达到2100公斤/亩,比全市平均产量提高约16%。
“睡”上“电热毯”的红薯苗长势旺盛 李燕召查看种苗生长情况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熊玉伟 见习记者 李若辰 文/图红薯,不仅“住”进了温室大棚,还“睡”上了“电热毯”。通过科学种植与管理,红薯的亩产由原来的3000公斤增加到6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