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听养胃的,头疼听缓解头疼的,失眠听恢复精力的,主打一个精准养生……”最近,00后养生又出了全新思路:音乐疗法。记者在多个音乐平台搜索发现,不少音乐平台都有“养生”歌单,播放量还不少。音乐真的有这样的神奇疗效吗?网上流行的“养生”歌单,普通人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但除了运动,我们还可以怎样缓解坏情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解放军军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机构,共同合作开发的云上三院“粤心琴”小程序,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一定心理治疗作用。
安静的屋内,几人闭目平躺在地上,音疗师陈梓萌手持钵棒,轻轻敲击颂钵边缘,发出空灵的响声,声音经久不散回荡在空中。在声音的回荡中,人的心灵逐渐放松下来,感到一种轻松和舒适。这就是音疗师日常工作的画面,在音疗师的手中,声音不仅成了一门艺术,更是用来洗涤精神的一种新型疗愈手段。
都市人生活和工作压力之下,对“精神消费”需求开始增长,“音声调频师”(也称声音疗愈师)这一小众职业悄然兴起。苏州“音声调频师”马逸雯以空灵之声疗愈自己和听众的身心,结合“音疗”和“电音”玩出新花样,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的她尝试过许多职业,创业也曾遇过坎坷。
Einstein said, “Everything is energy and that’s all there is to it. Match the frequency of the reality you want and you cannot help but get that reality. It can be no other way. This is not philosophy. This is physics.”
法新社1月26日文章,原题:锣、床和蜡烛:中国年轻人通过小睡来消除压力 柔和的灯光、沙发床和舒缓的铃铛声,在北京一家“休闲学院”的午休时间,许多精疲力竭的中国年轻人终于安然入睡了。年轻的轩易(音)是中国约3亿失眠者之一,这主要因为他们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打拼时的压力。
人是万物之灵,音通万物之情,人和物都离不开音。音疗主要作用于“心神”。中医记载“乐通神明”,是说音乐对心理状态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所以〖黄帝内经〗上说:“心藏神,而神不守,体之不康,人心之神,惟以所使。”清代吴尚先〖外治医说〗认为“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音疗店内专门的音疗房间里铺了毯子,毯子的周围摆着大小不同的钵。 颂钵、雨棍、海浪鼓、果实手铃等乐器轮番上阵,使整个房间响起空灵清澈的声音……近期,不少市民发现,市面上的音疗店越来越多,店家宣传他们的项目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记者就此走访调查并咨询专业人士。
黑白相间的钢琴和电子键盘静静矗立,专业的录音设备有序排列,吉他、尤克里里、口风琴,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打击乐器整齐地倚靠在支架上,墙上的壁灯洒下柔和温暖的灯光,植物色系的窗帘静静低垂,四层书架摆满了一个墙面——心理学、医学、脑神经科学、音乐、艺术、戏剧、哲学……走进音乐治疗师星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