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夏至日之后,气温节节攀升,炎炎夏日正式光临,如《夏至九九歌》所述:羽扇握在手,脱冠着罗纱,浑身汗湿透。夏至不过不热,地表蓄热已久,温度飙升,还时常招来骤来疾去的雷阵雨,刘禹锡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大概是形容这种天气的最美诗句了。
夏天来了,大家对艾灸的热情又起来了。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艾灸!首先什么是艾灸?▲新鲜艾叶艾灸是以艾绒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触病变部位或穴位,刺激局部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特殊中医外治方法。操作虽简单,讲究可不少。
今天,正式迎来了三伏的第一天。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利用这个时节进行养生,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治疗一些疾病。最近三伏贴、晒背等三伏天养生方式也频繁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但和往年的三伏不同,今年和初伏一起到来的不是艳阳高照的高温天气,而是接连不断的雨水。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佛山道路湿滑,空气湿润,部分地区空气湿度都维持在80%以上。不少市民感觉体内湿气加重,近日到医院咨询艾灸、拔罐等治疗的市民数量有所增加。佛山市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雷俊娜介绍,湿气的来源一般有外感和内生两种,中医一般把湿分为外湿和内湿。
本周,苏州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梅雨季节,连绵的阴雨天气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也悄然间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状况,门诊上,肠胃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为何梅雨季节市民腹泻、呕吐症状频发,梅雨季大家该如何科学呵护胃肠道健康?针对这些问题,苏州医生送上了“祛湿指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陈双春天雨水逐渐增多,春雨能滋润万物,但也能影响到人体。不知您最近是否会时常感到身体困重、昏昏欲睡、四肢沉重、食欲不佳呢?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困”现象。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