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今天是《收藏夜话》的第16期,我们要来聊一件极具神秘色彩的明代永乐青花瓷器,它就是压手杯。说到明代的“杯”,很多人一定对成化斗彩鸡缸杯不陌生,2014年,它在拍场上创下天价,“2个多亿的成交价”“买下后拿来喝了口茶”等关键词让这件鸡缸杯成为了当时的一大新闻。
女性天天都在穿内衣,对模杯的概念如何?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因为经常看到“模杯”这个词,所以是熟悉的;但又确实不清楚“模杯”到底是什么!那么,模杯的薄厚怎么区分?自己适合穿戴哪种模杯的文胸呢?▲▲模杯是什么?
(央视财经《中国国宝大会》)“明 永乐青花压手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创新设计。外壁口沿下饰梅花纹一周,腹部绘缠枝莲花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做工精致,彩绘画水平很高。压手杯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口沿与虎口相吻合,放在手里刚好可以压手,故名压手杯。
压手杯早在宋代就有所制(钧窑定窑均有器型),又称押手杯,音义相通。《陶雅》记载有:"宋代均窑压手大杯,细腹半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饮流斋说瓷》记载有:“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pie,即取撇口之义也。
第一篇名杯测评,我们必然要自压手杯始。大概10多年前,有个砸古董的鉴宝节目特别火,鉴定是伪品,一锤子下去,一地凌乱,藏宝人的面部表情比一地凌乱更为凌乱。但后来节目咋没了呢?据说跟砸了一只“价值2亿”的压手杯有关,“和大人”还因此被告上了法庭。
明洪武时期的精品青花瓷,青花用料是以苏麻尼青为主,会伴有部分石子青。绘画风格,承接元代的画法,是以没骨画法的风格来表现的,瓷胎是麻仓土,洪武精品瓷的麻仓土胎,是比较细腻的那种,当时的工艺缺点,薄胎瓷口沿部分,会有点瓢,底足会有粘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