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界面新闻编辑 | 银行理财最近“又香了”。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今年4月份,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总计达到25.4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1.24万亿元,这也是继去年11月份以来,银行理财规模首次止跌回升。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周奕航)22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放缓,银行业绩分化愈加明显。据普华永道统计,2023年上半年,58家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
中新经纬5月8日电 (宋亚芬)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结束近6个月的持续下降,实现止跌回升。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为何止跌回升?据中信证券预测,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3万亿元至28.63万亿元,环比增速为8.74%。
记者 杜萌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7月份连续下跌三个月后,终于止跌回升。昨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11月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11月末,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144 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8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 96 家。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10月以来,多家理财公司的产品提前终止。根据各家公告,一部分产品是到了止盈点,另一部分是触发敲出事件而提前终止。触及敲出事件的理财产品主要是结构性产品,触及敲出事件是指这类产品挂钩的场外衍生品达到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后自动敲出,提前终止合约。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跌,据多家机构统计,近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1.9%。收益率下跌后,两者的管理规模却出现分化。货币基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以来激增2.4万亿元。而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却连续三个月下滑,相较于去年末减少约8700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债市迎来修复行情。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逐渐企稳回升,银行理财的规模也迎来了增长。根据华西证券的数据统计,9月2日至6日一周,伴随理财净值企稳回升,赎回风波或告一段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环比上一周增长1821亿元至30.24万亿元。
随着近期A股市场持续维持震荡走势,债市逐渐出现企稳迹象,理财赎回风波逐渐平息,理财规模再度出现扩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普益口径理财存续规模为29.10万亿元,较上周末回升1955亿元。其中,现金管理型产品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规模回升更为明显。
在利率走低、黄金高位波动等大环境下,今年金融理财领域有了新的变化。不管是基金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年初掀起的“降费潮”贯穿全年。中证A500指数基金产品横空出世,成为今年基金业耀眼的明星,短短几天内“吸金”超千亿元。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受债券市场宽幅震荡影响,近来银行理财净值波动加剧,尤其以债券资产为配置主力的固收类理财回报率大幅下调,不少投资者“浮亏”压力凸显。8月12日以来,随着债市触底回调趋势显现,债券型理财“赎回”压力也在逐步缓解。不过,市场对债券型理财的风险关注也在不断加强。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界面新闻编辑 | 上市银行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三季报的内容相对来说不及半年报丰富,但部分银行还是公布了旗下理财业务的数据以及这一季产品策略的方向。从理财规模来看,披露相关数据的8家银行里,只有交通银行的产品规模相较半年报有所缩减。
近期债市波动整体放大,监管部门对投机长债的关注持续影响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明显陡峭化。过去一周,1~3年期国债下移1~2BP,7~10年国债上行约2BP,10年国债来到2.17%,30年国债则来到2.36%,仍未收复8月的低点(2.11%和2.34%)。
【赎回冲击或告一段落 银行理财需重视前瞻性管理】财联社10月14日电,10月首周,流动性再现宽松,债市止跌企稳,或意味着一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理财赎回潮初步告一段落。多家理财公司近期发文称,随着近期债市回落至低位,银行理财投资价值正在凸显,应该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