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群,另一类是已经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人群,也是需要重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他们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超过了10%;
刘大叔在去年突发脑梗,好在送医时间及时,经过治疗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出院时,医生叮嘱他一定要定时定量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再次复发。开始时他的确遵医嘱服用了一段时间药物,但在前段时间他身上出现异常的腹部不适症状。
阿司匹林是老百姓家庭药箱里的“常客”。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风湿关节痛,小小一片吃下去,药到病除,一度被人们当作“万能神药”。即使到了现在,很多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也是家中常备,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阿司匹林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老年人吃多了也不好。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主要作用是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让它们粘连在一起形成血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60岁老年患者,50毫克/天更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
王先生已经年过40,但他每天还是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一年前他被诊断患有严重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医生给他安置了心脏支架后还嘱咐他,每天需服用一片(100mg)阿司匹林,可以防止支架处再形成血栓,也能延长支架的使用时间。
导语:若说阿司匹林属于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款药,这一点绝对不会有人会怀疑,而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全球阿司匹林的年消耗量,近年来一直维持在大约5万吨左右,这也就相当于每年大约会服下1,500亿片阿司匹林的药片。
但阿司匹林的历史更为悠久,公元前1534年的古埃及,当时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书》记录了埃及人至少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已经知道了干的柳树叶的止痛功效,随后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知道柳树叶能够止痛,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物质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