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地带的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经过6年时间于1894建成,据说陈氏书院由曾任清廷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是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合资在广州兴建的合族祠,其主要用途,是为全省各地陈姓族人在广州备考科举、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宜提供居住的场所,陈家祠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旅游景点,本世纪初以“古祠流芳”之名,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整理书柜时,一张广州陈家祠宣传单掉了出来,它像夹在书页中的一片银杏叶,让我想起了几年前与陈家祠的邂逅。我翻起手机相册中参观陈家祠时拍的照片,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被它惊艳的时光里。
我来过广州无数次,行色匆匆,逗留期间也怕上街,因为这是一个车流人流拥挤不堪的南方大城市。这天,阳光灿烂,驱车在色彩斑斓、充满动感的的广州闹市区,行驶到车水马龙的中山七路,街边一广场上一栋古色古香的祠堂让人眼睛一亮。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陈文琛 袁文婷图/通讯员提供今年,是广州的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落成130周年。3月26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古祠春秋”系列研学活动开启第一场“春分”节气主题活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图/通讯员提供广州的建筑地标之一,有着“岭南建筑明珠”之称的陈家祠坐落在西关。事实上,陈家祠远不止一座传统古建筑,它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陈家祠这一座文化“宝矿”,如何进一步深入认识了解?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图/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提供5月2日10时,广州陈家祠当天的参观门票又一次“秒光”。每到节假日,陈家祠的门票经常“一票难求”。这座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的祠堂古建筑,已成为外地游客到广州打卡的热门地之一。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一座“合族祠”,在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筹建,1893年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它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
访粤首站打卡广州陈家祠!是什么吸引了意大利总统?在广州繁华现代都市的心脏地带,藏着一处岭南历史文化的秘境——“百粤冠祠”陈家祠。11月11日下午,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一行走进这里,实地感受和领略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探寻被岁月雕琢的岭南故事,挖掘合作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