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锦屏县铜鼓镇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各项工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惠民答卷更有厚度、群众幸福感更有温度。强化社会救助,优化服务兜底保障民生。
为深入落实今冬明春火灾防控,进一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技能和意识,遏制重大事故发生。12月20日,铜鼓镇组织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镇派出所、镇专职消防员共同深入铜鼓村菜家坪自然寨和水冲片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与冬季火灾防控知识宣传。
为预防消防和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铜鼓镇举一反三,主动谋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职消防员、村组干、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共同对辖区内消防、水上交通安全等方面隐患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夯实全镇冬春火灾防控基础,筑牢全镇安全生产防线。
为切实维护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给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铜鼓镇始终坚持“校园安全重于泰山”的原则,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通过不断强化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消除隐患把牢“安全关”。
窗外寒风呼啸,吹得树枝摇曳生姿,但冬日的温暖伴随着锦屏县胜亚消防器材经营部的爱心洒向了铜鼓镇花桥村,12月19日,锦屏县胜亚消防器材经营部向花桥村捐赠了一批消防器材,这一善举不仅加强了花桥村的消防设施建设,更为辖区内村民们的生活安全增添了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锦屏县铜鼓镇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有效举措,用好矛盾纠纷化解的“防、控、析、调”四把“金钥匙”,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全面筑牢社会治安稳定防线,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多元途径“防”。坚持以预防为主线,做实纠纷前端排查。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12月16日,锦屏县铜鼓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步行前往“红军铜鼓战斗纪念碑”开展红色文化文明实践活动。一大早,天气寒冷,薄雾笼罩,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踏着有力的步伐,秩序井然,向纪念碑迈进。
来源:【绿色贵州】锦屏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核桃产业,形成了集种苗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在构建产业体系上闯出新路子,力求为我县林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一是全产业链是关键。上游抓好种苗繁育。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2024年,黔东南州锦屏县计划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万亩,如今,通过实施土地治理,建设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系统等措施,逐步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目标。
为提高鹅养殖户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激发大户养鹅的积极性,壮大锦屏县社会化养殖规模,促进鹅产业健康发展。11月22日,锦屏县在铜鼓镇及敦寨镇举行种草养鹅和疫病防控培训会,来自县内广大农技人员和养殖户参加培训。
初冬时节,锦屏县铜鼓镇的天龙山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山上的树木像是被大自然的画笔悄悄染上了斑斓色彩,绿中透着黄,黄里夹杂着红,红中带着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季节交替的故事。
2月13日,大年初四,锦屏县铜鼓镇嫩寨村迎来了外嫁的200多名姑妈们回娘家庆新春。当天一早,精心打扮的姑妈们携爱人和子女,带着各式礼品,组成整齐的队伍,从嫩寨村装饰一新的路上走来,村里的亲人们也早已准备好,迎接着姑妈们的到来。
价格一涨再涨、网店脱销断货、预约球场拼手速……今年以来,一系列羽毛球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价格波动之下,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悄然跃入了公众视野。全球每十只羽毛球,就有一只产自锦屏。这座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城如何与羽毛球结缘?羽毛球热、羽毛球涨价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连锁反应?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体形象,助力乡村振兴,锦屏县各基层妇联组织多形式扎实推进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