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毛泽东选集〉真相》。比如文章中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
近日,笔者看了共青团中央发布的《警惕!涉党史辟谣榜发布,这些都是假的!》视频,对涉及党史的十个重大谣言进行了辟谣,笔者看了视频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里面的大部分谣言笔者都曾在各个平台看到过,我一般反手就是一个举报。
1965年元旦这天,《人民日报》登载的胡乔木的《词十六首》,这是他第一次以旧体诗人的面目展露于事。谣言出笼后不久,《中国新闻周刊》对胡乔木女儿胡木英做了一次专访,专门谈及谣言,胡木英明确表示《沁园春 雪》不是胡乔木所写。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当我读的《沁园春,雪》,生有感悟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中华人民觉得出色的人物角色一一毛泽东,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写诗时心中的豪放风格,磅礴气势,广阔的胸怀,这首诗中用藏着我们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使人读后对毛主席气壮山河的豪迈之情,佩服不已。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到达陕北袁家沟,因为视察地形,有感而发。这首词以沁园春为词牌,雪为名,表达了气势磅礴的个人风格。实为极品。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似写景,却没有聚焦点,开篇就 给人一种视野广阔的即视感。
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虽然婉约词也有很多佳作,但在词坛中地位排在最前面的还是首推豪放派的作品,尤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为服众,至于两人的其它名作也有很多粉丝,但与这两首怀古词相比,还是差了几分。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毛主席总是能够用他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面临的困境,他的诗作更是在那段时期成为激励全军战士勇往直前的一种武器,他的名作《沁园春·雪》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篇。为何一经问世,就被传为经典,以至于有人说,《沁园春·雪》是近代词坛第一名作。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由于长期遭受左倾路线的排挤、由于疾病的折磨,更由于在长征路上极端恶劣的环境。真可谓贪病交加、心力交瘁、九死一生、骨瘦如柴。完全不见了他当年出席党的一大以及担任国民党中宣部长的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