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工作量+不服从工作安排”让员工陷入“干又干不完,不干又违纪”两难困境工作量“超负荷”,员工“干不完”怎么办?阅读提示用人单位对工作量的安排拥有较强的支配权,但工作量大小的评判相对主观,增加工作量具有隐蔽性和合理性,劳动者往往难以对工作量的大小进行量化和举证。
工作量超负荷,员工称“干不完”遭辞退 北京东城法院判决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本报通讯员 宿云达当公司分配的任务超过合理限度,员工表示任务不合理无法完成时,公司能否因此辞退员工?职员袁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至少要实现与欧元、英镑、日元相当的地位,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相当。”11月22日,国际金融论坛(下称“IFF”)第21届全球年会在中国香港举行,IFF 顾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视频发言时发表了上述观点。
有一个女性体制内朋友,在体制内7年,一直是四主,一年半前调动至新单位,被领导画饼按科室负责人培养(至今还没落实),他说,“起初斗志昂扬,但由于科室人手极少(一个人带一个新手外包干着)、新单位工作内容也有些力不从心,都要从头学,日常超负荷熬夜加班。
入职近6个月,曹小天(化名)有超过50天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其中,8月,他有18天工作超12小时。其余的日子里,他也很少能按照合同所约定的,一天工作8小时就下班。直到11月14日晚9点多,21岁的曹小天猝然倒在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