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一个展览,“博特罗在中国”,一个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的作品展。为什么好端端的不展别人?来一个南美小国的艺术家?而且开幕式文化部长、外交部长还去了?这是因为去年是中哥两国文化交往中的重要一年。逢外交周年庆的时候,会有不少国家层面的展览被引入。
在贵州,苗族素有斗牛的传统,一般遇有重大节日都会举行斗牛活动进行庆祝。斗牛习俗作为苗族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苗族原生态文化的独有特点,苗族的斗牛习俗不仅给人们带来娱乐,促进交流,增进友谊与团结,还反映了苗族勤劳、勇敢、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民族品格。
贵州的苗族素有斗牛的传统,但凡逢年过节,他们便相约串连,组织起村寨之间的斗牛活动。因此,在贵州的苗族地区,参加斗牛比赛和看斗牛比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美好的生活不能没有斗牛,斗牛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贵州的苗家人具有喂养斗牛的习惯,其斗牛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独具特色。
斗牛确实残忍了一点,但现在它离成为历史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斗牛的习俗起源于西班牙的牛崇拜,也有可能是直接起源于狩猎,根据记载来看,斗牛最早出现在十二世纪的时候,骑士们骑着高头大马,并用长矛和公牛进行着搏斗,除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外,还可以取悦王公贵族。
小时候常听人说斗牛,斗牛士借一块红布激发牛的怒气,以灵巧的身法戏耍着野牛,这是我对斗牛最初的映像,愚蠢的野牛与机灵的斗牛士在向观众展示一出充满戏剧性的表演,没有鲜血,也没有死亡,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
斗牛的雏形其实要推到原始时期,因为人类虽然驯化动物的时间已经有一万多年了,但是驯化动物区域性很强,比如鸡就是在我国、印度等地驯化的,山羊则是在伊朗、猪是在近东和我国,由于古代的交通闭塞,出行基本靠走,所以,动物驯化后,往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从驯化地走出去,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的肉食来源依然是没有保障的,主要还是靠狩猎。
6月10日,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铜山斗牛场举行端午节传统斗牛活动。当天上午,8对黄牯牛依次上阵,两牛四角相抵,激烈角逐一决高下。场内泥水飞溅,精彩瞬间不断,吸引市民冒雨前往观战助威。金华斗牛是牛与牛相斗,民间称“牛相操”,传承千年。每年端午节,雅畈都会举办斗牛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