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紧紧跟在怒气冲冲的唐顺明身后,远远看见大门前围着一堆青年人,正在纷纷扰扰情绪激动的争吵谈论什么,中间一个中等身材瘦弱如猴并不起眼的小青年,正在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教训身旁的人,一副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狂妄神情。
1979年的春天,南疆边陲的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对越自卫还击战,这场保卫祖国领土和尊严的战争打响了,在隆隆的炮火声中,除了英勇奋战在一线的解放军战士,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绿色的军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就是铁道兵,与直接与敌人交锋的战斗部队不同,铁道兵的战场在铁轨上,在桥梁间,在涵洞中,他们的任务是“战术遮断”,用爆破、拆毁等方式,切断敌人的运输线,迟滞敌人的行动,支援前线的战斗。
1985年,邓公伸出一根手指,百万大裁军由此展开。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裁军,裁的不仅是兵员,许多老将领也同时退居二线。在这种局面下,更年轻的将领被破格提拔,进入高级指战员的行列。傅全有就是其中之一。他直接从正军级晋升为大军区正职,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这声惊雷,是中华民族在忍无可忍之时发出的雄浑怒吼,是和平年代里无奈却又悲壮的坚定抉择。四十四载春秋悠悠流转,当我们回溯这场已深深载入共和国光辉史册的自卫反击战,不应仅仅铭记那些以热血浇灌木棉花的年轻鲜活生命,更要深刻领悟这场战争馈赠给新时代的深远启示:在民族复兴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钢铁般意志,以及“最可爱的人”的崇高精神传承,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精神脊梁。
胡清祥将水壶按入清冽的小溪,刚刚灌了半壶,忽然听到前面枪炮齐鸣,浓烈的黄烟穿过乳白色的雾幕迎面扑来……我军穿插得非常迅猛,以致在大雾中闯入敌人阵地,敌人才仓皇开火。担负穿插任务的部队是不会恋战的,风驰电掣般向纵深揳入。当小胡从溪边返回公路时,发现大部队已经失去了踪影,自己掉队了。
四十年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参加者,时任铁一师二团二营教导员,在战斗中荣立三等功的姚尚明同志,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出版了近50万字的反映铁道兵二团自卫还击战纪实的《南疆硝烟》,该书资料翔实,内容生动,图文并茂,再现了当年战斗的全过程,及战斗中涌现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事迹,讴歌了参战指战员的爱国情怀、献身精神、过硬作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光荣传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