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5日电(记者于嘉、勿日汗、刘懿德)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一处社区文化活动室内,62岁的陈班巴尔一边娴熟地拉着四胡,一边动情地说唱着改编自去年夏涝时各族群众互助救灾的故事。“拿起我的檀木琴啊,拉响我的喜悦歌呀。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三级调研员张礼敏,财政部离退休干部局原一级巡视员周秉建,中央民族歌舞团离退休人员办公室主任李岩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旅厅厅长秦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中国民协副主席、内蒙古民协主席伊和白乙拉以及有关作家、艺术家代表,学者,拉苏荣先生家乡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蒙古人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马在这个民族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生产资料。蒙古人长期的生产、生活经历与实践,使他们崇尚马。这种思想理念必须深入到社会意识的范畴,深入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构成丰富的马文化。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辽阔的塞北大草原上,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草原和骏马,草原是大自然的恩赐,而骏马却是牧民们的伙伴和朋友。蒙古族民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称号,可见骑马在他们的生活中重要性,因马鞍又是骑马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更加倍受蒙古族牧民的喜爱和尊重。
蒙古族传统皮革造型技艺,是以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进行刻划、敲击、推拉、挤压等创作,以制作出各种立体图案及效果,或平面山水画缀以装饰图案等,其特点是使图案纹样在皮革表层雕琢出凹凸的层次感及优美纹饰。
我们结合《鸿雁》分析中国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目的是寻找共同的中华民族音乐基因,挖掘民族音乐的精髓,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让更多、更好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歌唱生活,颂扬美好,发挥音乐作品在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文明进步中的独特作用。
央视网消息:蒙古族纸艺(红山纸艺)作品形式多样,造型奇异、奔放,其特点是手撕、拼色,内容和题材主要以蒙古族人民生活、文化礼仪、宗教信仰、民俗活动等作为创作内容,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又有草原文化底蕴和内涵。
蒙古族皮艺也称皮雕画,是一门传统的古老技艺,是呈现游牧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的蒙古族皮艺除保持古朴韵味之外,又融入现代民族工艺技法,经过十几道工艺纯手工制作完成,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
从事剪纸艺术创作30多年来,萨仁一直研究、探索蒙古族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历史渊源。在学习传统剪纸的同时,推陈出新,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创作了大批蒙古族剪纸作品,内容主要以蒙古族人民生活、文化礼仪、民俗活动为创作题材,充满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也许你对内蒙古的印象仅止于无垠草原、广袤沙漠、成群的牛羊与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安达”,那么下次来到内蒙古,别再止步于欣赏这里壮美的自然风光,如果你有兴趣耐心探访与观察,会发现北疆暗藏着数不尽的“无形宝藏”——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