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多位网络达人演绎的汉服秀,在洛阳城明堂大殿内上演。从初唐至晚唐的各式汉服,到复原风妆造,国风汉服的盛宴也让网友高呼:“好像古人复活了,瞬间梦回盛唐!”这些模特们在走秀时穿的汉服,均由居住在洛阳的汉服设计师包意凡设计。
从零收入到日薪1000多元,李新敏只用了10天。本是全职宝妈,闲来无事参加了社区免费的“化妆”培训班,竟端上了“金饭碗”。“现在想来,社区‘早有预谋’。”李新敏说,“一天学8小时,不让带手机,严格得‘不正常’。结业当天,合格的人直接被带去急缺妆造师的汉服店参观,当天拿证当天上岗。
大象新闻记者 夏秀琴 通讯员 石智卫 李宜菲/文图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本次盛会的一大亮点,由洛阳汉服研究院精心设计的“月明”主题嘉宾服装首次亮相,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与会者的广泛赞誉。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近日,热度居高不下的《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在收官后又紧接着官宣了第三季。两年前,这部没有大IP、没有流量明星的剧集在一众古偶甜宠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除了优质的作品内容本身,精美的服化道也让观众再次注意到了那个时代的芳华。那么,真实的唐代装束究竟是怎样的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乔永峰 石智卫9月16日,洛阳汉服研究院和洛阳时尚产业研究院在洛阳成立,该院旨在以汉服经济为切入口,深挖文化元素、优化提升业态,助力汉服产业蝶变升级,推动洛阳持续“出圈”“破圈”“扩圈”。
随着“国潮”流行出圈,一项新的职业“汉服妆造师”日渐火爆起来,许多从业者表示“根本忙不过来”,有从业者介绍“月入可达8000元”。“根本忙不过来”来自陕西西安的“95后”康敏是一名汉服妆造师,几年前,汉服还没有那么火热的时候,她就经常穿着汉服出门,那时还只是“小众”爱好。
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 朱娟 文冉衡 摄影摄像忽如一夜春风来。2023年春节过后,身着汉服沉浸式游洛阳火爆出圈。一年多时间过去,这股热度持续不减,但汉服店的发展逻辑、经营模式、产业格局等,已悄然发生变化。洛阳汉服到底有多热?汉服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文化属性如何拉动经济属性?
夜晚的洛邑古城灯火通明,青石板路被大红灯笼的余光染亮,一群身穿唐代襦裙、披着厚厚披风的年轻女生手持团扇,步履轻盈的穿过朱漆大门。不远处,有摄影师指导两个身穿汉服的小朋友调整姿势。镜头中,汉服与飞檐翘角的古城相映成趣。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洛阳市老城区的景点中随处可见。
□本报记者 陈学 桦王雪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西安与洛阳,均以“古都”闻名于世。在如今的文旅发展中,两座古都不约而同“主打”汉服体验。不论是行走在大雁塔下的大唐不夜城,还是漫步于游人如织的洛邑古城,“穿汉服不违和、不穿汉服少点啥”成了大家最直观的感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菊 通讯员 周亚伟9月29日,“汉服千年 服章之美”汉服时尚设计潮流创新大会在洛阳正大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洛阳汉服研究院院长马胜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丝国创始人吴海燕等行业大咖和专家出席了大会。
□羊城晚报记者 徐雪亮7月24日晚11时,河南洛阳,摄影师蔡先生还在洛邑古城忙着为客户拍照。他相机里定格的画面,有唐朝的“贵妃”、宋朝的“公主”、明朝的“侠客”……一众名士佳人漫步古城,时而走在青石板路上,时而置身小桥流水间。
赴国潮古韵之约,赏汉服霓裳之美。24日,2024搜狐视频国风盛典暨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北广场举办,上演了一场霓裳华服与国风古韵的视觉盛宴。 华夏千秋礼仪邦,霓裳衣冠锦绣藏。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这个夜景很美啊!”……近日,汉服达人“长歌要努力吖”(简称“长歌”)在抖音号中发了一个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拍摄的视频,引发不少网友评论。 在视频中,她身穿齐胸襦裙,在应天门阙楼上赏景,披帛随风飘扬,宛如唐代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