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微信这个原本单纯的社交平台被各种商品、代购充斥。近日网络红人微信朋友圈售卖“毒面膜”让微商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对微商还是一知半解。微商是什么?微商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是颠覆传统电商还是变相传销? 微商发展的未来又在哪里?
12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TST代理商处了解到,拨开TST的明星光环、“共同创业”的愿景,代理商们也常常会被引导走向拉人头、囤货冲业绩的道路,从普通代理升级成500人代理大群的“董事长”后,代理商们面临的是更严格的业绩考核要求。
微商这个词是买面膜、化妆品的一撮人提出的概念,并在朋友圈一直刷图,而且是九张图配一段段很长很长的文字的朋友圈去做个人传播的群体,其实质是从B进货,以C2C为模式进行朋友圈卖货,囿于人脉关系,发展不可持续,但笔者不否认有做的好的所谓微商。
在我看来,不过是同一个人因为四季变化,或者说在不同场景下,是在“公司”还是“夜店”?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穿的不同外套而已。接下来我们就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几个方面来说说微商和新零售的区别。“微商”生长于微信,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款社交APP,微信更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微商”是渠道的一种创新,实体商业获取“流量”需要一个“场所”,“微商”把社交关系变成了流量的入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关系,并进行裂变,于是就产生了“私域流量池”,微商就靠私域流量完成了“渠道”的建设。
嘿,朋友们,还记得那些年,朋友圈里那个刷屏的微商时代吗?那时候,咱们的手机屏幕就像是被各种面膜、保健品、减肥药占领的战场,每天不刷个几十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社交。你再瞅瞅,微商们似乎一夜之间就“微”得无影无踪了,如今的他们到底去哪儿了呢?
2012年,微信发布了朋友圈功能,微商就依托于朋友圈诞生了。2013年,微信朋友圈就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商品售卖信息,可以说是最早的微商雏形,那时候人们还很单纯,微商也都是想要通过朋友圈卖一些线下实体货,只是把朋友圈作为一个销售渠道而已。
我们中国人有这个传统,过完农历新年,才算新的一年真的开始了。春节假期过去一大半了,在家里这几天走亲访友,放松休闲。很是惬意很多淘宝店主过不了几天又要忙碌起来了,忙着处理年前的订单,忙着算计新的一年的销售计划又或者一些人准备开始做电商,希望新的一年找到好的货源和平台能够大干一番。
今天说到贪心、贪婪的话题,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些商业上的问题。我在上学的时候,曾经被隔壁班的同学拉到了玫琳凯的工作室。从此知道了什么是直销,也知道了玫琳凯销售团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学上是非常经典的案例。当然,我对这段经历还是有着美好的回忆的。
在过去的2014年,微商火爆了。业内人士估计,参与微商经营的人数高达千万人左右。而卖面膜的个人微商数量就高达数百万人。微商,虽然只有不到两年的发展史。可让整个中国商业社会,已经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
就连微商教父和教母也携手倒在了2021年,2022似乎已无微商的立锥之地。就在TST事件前不久,号称“微商第一人”的龚文祥,也在自己运营了8年的“老触电会”社群内发布了一封告别信,宣布公司破产、退出微商行业。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晓媛 王若怡):近日,张庭林瑞阳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市场监管部门回应,涉案人员多、金额巨大,已进入财务审计阶段。此前,张庭夫妇公司曾被曝“纳税21亿元”,年会时给员工发10个月的年终奖做为红包。一时间,微商的吸金能力令市场一度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