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风降温天气的到来,本市气温骤降,很多骑电动自行车外出的市民又把保暖神器“挡风被”披挂上阵。公安交管部门提示,尽管“挡风被”等防寒装备能起到保暖作用,但也增加了骑行安全隐患,出行还应选择安全正确的保暖措施。
商广网讯 天气渐冷,为了御寒,不少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都开始穿戴防寒的衣物。记者发现,除了常见的头盔、挡风手套外,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既能护腿还能护肚子、护腰的“挡风被”特别受欢迎,很多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都安装上了它。
冬季,电动车一族再度开始用上了“保暖神器”——挡风被。这些电动车挡风被,有的能遮挡双腿,有的是升级版“护腰连体”式,可将骑行者全方位包裹。挡风被虽然能在冬天里为骑车者带来温暖,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骑行者“全副武装”追求保暖“夏季有遮阳伞,冬季有挡风被。
本报讯随着天气降温,骑电动自行车外出市民的保暖神器“挡风被”披挂上阵。交管部门提示,尽管“挡风被”等防寒装备能起到保暖作用,但也增加了安全隐患。据了解,目前,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较多的“挡风被”为护住胳膊和腰的连体“全包围”样式,骑车人坐在电动自行车上,用带子和粘扣将人和电动自行车系在一起。还有加强版的“挡风被”,其中的填充物更厚,体积也更大,甚至还增加了高围脖和身后拉链,像一个厚厚的棉罩子,将骑车人套在车上。
严寒渐至,每天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为了保暖,纷纷购置挡风被。而且记者发现,今年的电动车挡风被又上档升级了。但是,挡风被在防寒保暖性能增强的同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更大了。近日,记者在我市多个路口、停车场走访发现,大多数电动车都围上了挡风被。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罗玉莹)近期,入冬以来最大寒潮侵袭我市,气温骤降,让人猝不及防。外出的市民们都穿上了羽绒服、秋裤,戴上了围巾、手套,贴上了“暖宝宝”。各种防寒手段,通通派上阵来。而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们也是“全副武装”,并大多给自己的电动车配上了挡风被。
口 信阳晚报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美观而又保暖的电动车挡风被受到了市民的追捧。近日,记者走访信阳市内几家商场,发现自10月底以来电动车保暖挡风被销售一直很火爆,与此同时护膝等传统骑车保暖护具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近日温度骤降,对于每天骑电动车上班的市民来说可谓是苦不堪言。为了抵御寒冷,很多电动车车主开始全副武装。记者在宜春中心城区发现,除了常见的头盔、挡风手套外,一种既能护腿还能护肚子、护腰的挡风被特别受欢迎,被称为电动车的“御寒神器”,许多电动车车主都“穿”上了挡风被。
天气渐凉,在昌隆市场等地可以看到,不少商家把各式各样的电动车“防风被”摆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防风被”除了普通款,还有升级加厚款,颜色各异,每套价位40至70元之间。“挡风被防寒效果很好,今年还出了升级版,全套包装,非常暖和。贵的也超不过100元,真的很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