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高琛琛 张祖国10岁男孩上课时总是摇头晃脑、挤眉弄眼、发出怪叫声。原来,这不是娃调皮捣蛋,而是患上了抽动障碍。每年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为了唤起社会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关注与关爱,10月27日,武汉儿童医院举办抽动障碍关爱日科普讲座及义诊。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2日讯(通讯员 曹晗)一个月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儿童神经、癫痫门诊吴亮主任的诊室来了一位家长,身后领着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生,在进门打招呼到坐下的这数分钟内,吴亮敏锐地观察到男孩不自觉地眨了十几次眼睛。
开学了,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看抽动的孩子有增无减,一天门诊来了一位4岁左右的小男孩“鹏鹏”(化名),年龄不大抽动的时间倒不短了,不自主挤眉弄眼半年有余,张口也有2个多月了。
今年6岁的乐乐经常不由自主地挤眼、点头、歪嘴、做鬼脸,妈妈一直以为是孩子太调皮。直到学校班主任告诉乐乐妈,乐乐上课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频繁发出怪声,乐乐妈才坐不住了,带儿子四处求医,近日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就诊,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检查后,专家给出诊断结论:乐乐患上了儿童抽动障碍。
《黄帝内经》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导致经络不通畅,气血不能濡养头面,使得面部肌肉失去营养,出现抽动的症状。气血出问题,抵抗力也会下降,导致人体更易感受风、寒等外邪。所以有的孩子吹了一阵风或者受了寒生病,就突然发现眼睑、嘴角开始不受控制地抽动起来了。
抽动症,其实就肝堵了,把肝通一通就好了,只知道硫某利、阿某哌唑就太傻了!抽动症可在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病,但最经常受到累及的部位是头部。非常夸张的挤眨眼睛,是多数抽动症儿童的首发症状表现,随后会出现挤眉、皱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摇头、甩头、仰头等表现。
儿童抽动症,其实是吃饱了撑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家长听到这句话,都很疑惑:大夫你怎么还骂人呢?这么说啊,是因为抽动症其实是吃出来的毛病,对于这样的孩子,治疗其实很简单,不信你往下看。我们常说,病从口入,尤其对于小孩子更是如此。
小患者的母亲跟我说孩子在1个月前和学校的小伙伴闹矛盾后,回家就开始皱鼻子,挤眼睛,做鬼脸,身体还不自觉抽动,1周之内脾气也变得特别暴躁,骂脏话,注意力也不集中导致成绩下降,起初家长还以为是孩子学了不好的习惯,还严厉教育了一番,过了3周后发现并未见任何好转,所以来院就医。
抽动症,已经不是个什么新鲜词儿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挤眼睛、抽鼻子、清嗓子等,到医院一检查呢,就是抽动症。抽动症是什么呢?西医认为,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和发声。以面部、四肢、躯干肌肉不自主抽动,有时伴有喉部异常发音为特征的综合征。
我家这个宝贝儿子,半个月前刚把胳膊摔骨折还没长好,最近两天又添新毛病!我发现他频繁的挤眼睛,除了睡觉不挤,只要醒着,不管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总是不停地挤眼睛,严重的时候每分钟挤眼睛的频率能达到20多次!我问他眼睛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