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一位卢旺达小伙子在“中国井”旁边。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一位卢旺达老人从“中国井”取水。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卢旺达人在“中国井”取水。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卢旺达村民从“中国井”取用“放心水”。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当地人在“中国井”取水。
它是一株平凡的草,平凡到日常生活中不会有人过多留意。它也是一株神奇的草,除了能加工成饲料、肥料,还可以用于栽培食用菌和防治水土流失。化平凡为神奇的,正是中国贡献给世界人民的菌草技术。2月5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附近的格巴村,中国菌草专家陈克华(右)与村民一起栽种菌袋。
新华社基加利4月21日电 记者手记|认罪与宽恕 忏悔与谅解——走进卢旺达的“团结和解村”新华社记者吉莉 周楚昀4月的卢旺达正值雨季,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东方省姆比约团结和解村绿意盎然。杰奎琳在家门口张开双臂,热情迎接我们。她是30年前卢旺达大屠杀的一名幸存者。
卢旺达的经济复兴卢旺达,这个位于非洲大陆中心的小国,因1990年代初的种族冲突和大屠杀而闻名于世。1994年,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引发了为期100天的残酷屠杀,导致近一百万人丧生。在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深深地嵌入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但却成了一个几乎没人提起的话题。
新华社基加利4月22日电(记者吉莉 周楚昀)4月的卢旺达正值雨季,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东方省姆比约团结和解村绿意盎然。杰奎琳在家门口张开双臂,热情迎接我们。她是30年前卢旺达大屠杀的一名幸存者。杰奎琳今年51岁,是图西人。在少女时代,她曾拥有一个幸福且富足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