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渐浓,又闻蝉鸣。秋蝉不同于夏蝉。前者激越高昂,不绝于耳;后者低沉愁苦,断断续续。自我咿呀学语,学会背诵的第一首诗竟不是《咏鹅》,而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的幼虫,生活在泥土中,靠吸食植物根中的汁液为生,在幽暗的地下要成长数年甚至十几年,才爬出地面,经过一番艰辛的蜕变,脱去束缚身体的笨重外壳,才能舒展轻巧透明的翅膀,在青天白日间自由地飞翔。这个过程,就像莲子从污泥中长出茎叶,在清水之上开出鲜明美丽的荷花一样。
今天和大家分享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但是呢,这首《在狱咏蝉》很不一般,它是一首在狱中写的诗,有道是文章憎命达呀,诗人大多天真又喜欢说话,有的时候话说多了,不免触犯各种忌讳,常常被贬官或者干脆当不了官。
骆宾王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在史籍中没有相关记载。难道是他不屑于此道?从骆宾王后来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的个性、理想诉求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应该不是这样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骆宾王没有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胜出,虽然他很有才。而有才,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