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康熙在阳春举行御宴,餐桌从西直门排到畅春园,列席八百桌,预宴者3900余人,被邀请的皆是60岁以上的耆老,在那个年代,人类的寿命很短,60岁已经是长寿,一般男子平均寿命是45岁,女子为50岁。
在历史的长廊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探寻生命奥秘的道路。明朝的王士宁,便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超凡脱俗的天赋异禀,但他凭借一颗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心,以及对长寿之谜的不懈追求,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生命诗篇。
120岁的得道高僧,在临终前,把弟子叫到身边,留下了一个字,至今都没有人能够完全参透。不过,今天我可以尝试着向各位读者朋友阐述这一字真言背后的故事和道理。曾经有人在网络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所有的人死后都应该去天堂,因为人间就是地狱。
“一字即千言!佛经的不少金句都带着厚重的哲学痕迹!”,不少哲学家的书架里,都有着不少宗教典籍,事实上,不少宗教金句中的确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在自媒体中,就有不少佛教人士的社交号,甚至不乏一些百万粉丝大号,这些社交号分享的一些金句的确很有心灵的撞击感,人性洞察力度非常大。
我们今天说的这位高僧,活了一百二十岁,圆寂后留下一个字,这个字至今无人能够悟透。据《自述年普》记载,他出生时母亲就去世了。生下来时只是一个肉团,直到第二天,有一卖药翁将肉团剖开,得一男婴,这个男婴就是虚云禅师。
明朝异人深谙养生之法:十字秘诀使其寿至 120 岁,乾隆亦步其后尘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于古代而言,物资匮乏,医疗条件受限,众人之寿数普遍不长。正因这般,诸多帝王将相为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倾尽全力,诸如秦始皇、汉武帝等,皆为如此。在民间,亦流传着众多长寿之佳话。
古往今来,追求长命百岁一直是人们的理想,多少帝王将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可惜的是,换来的只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代社会物质进步极大、医疗条件极大改善、社会保持和平稳定,人均寿命也达到了78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