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被称为“德意志之父”,是18世纪“开明专制”的君主代表及欧洲最伟大的名将之一,在政治、军事、经济,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腓特烈·威廉对儿子的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儿子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腓特烈一世(资料图)本文摘自《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著,团结出版社出版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苏德共同边界上,集结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庞大的一支军队——190个陆军师共计550万人,3800余辆坦克,5100多架飞机,还有5万多门大炮。
有一句俗语叫作“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说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而第三代就只会贪图享乐,最终散尽家财。这样的第三代也被称为“败家子”。虽然历史上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对于历代的普鲁士国王—第一代腓特烈一世、第二代腓特烈·威廉一世、第三代腓特烈二世(大帝)—来说,却完全相反。
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出生于1712年,即位于1740年。尽管按领土来说,他所统治的普鲁士,在其全盛时期也没有超过今天的德国。但当后世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还是冠以腓特烈大王,或腓特烈大帝的美誉。一代军事巨匠拿破仑,据说更是对腓特烈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