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昌,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美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参加多项国家级展览和课题研究,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书法与国画是在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艺术,其文化源头与哲学理念都是一样的。书画同源,它们使用完全相同的笔墨工具材料,讲究“骨法用笔”的笔法,讲究“经营位置”的章法布局,在学习方法上都需要描摹与临写等。
来源:【绿色中国】文/刘秋阳摘 要:在绿色中国艺术活动走进国家公园背景下,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成为当下新的文化使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对于中国画生态美术题材写生创作的研究,就是对传统绘画所固有的审美样式及其发展脉络的理性反思。
此次修订版新增了12篇文章,近10万字,包括杨振宁1971年访问新中国后回美进行的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演讲《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全文,还有他参观长城后饱含深情写就的《长城颂》,以及邓稼先写给杨振宁并使他的情感受到“极大震荡”的珍贵信件等,充分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故园的拳拳之心。
郑波卫1960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江西省临川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福建省美协会员江西省书协会员泉州国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画家郑波卫的山水情怀文/觉圣老郑,郑波卫,生于南昌,祖籍临川。现居泉州,一晃与老郑相识已有二十几年。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宗白华诞辰125周年】作者:周红莉(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读宗白华美学著作时,生命诗学和科学精神迎面而来、沁人心脾。前者从“流云”小诗走向“体验”美学、“散步”哲学,诗文分属不同文体但精神漫游者的底子较为恒定,都是镌刻在宗白华心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