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同 胡床 胡凳 胡椒 胡麻 胡绳 胡瓜 胡萝卜 胡桃 胡笳 胡祆 胡戏 胡服骑射 到番茄 番薯 番石榴 番瓜 番号 再到洋火 洋车 洋油 洋机子 洋酒 洋房 洋灯 洋葱 洋芋 大洋马 没错,我们睡的床、坐的椅凳、住的房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充满了舶来品,但是它们已经深刻地成为了我们传统的一部分、“中国”这个概念的一部分。
日本把唐朝的文化确实保存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形式多于内涵,譬如茶文化,演绎出了茶道,从泡茶的各种仪式动作,到烧水的铁壶,泡茶的千般用具,喝茶的各种规矩,无所不用其极,繁文缛节应该比唐朝还多。但是唐朝文化的兼收并蓄,拥抱世界的胸怀日本好像没有。
在战国时期,韩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成为诸侯国。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和利剑而闻名,国势最强时是在韩昭侯在位期间,他用法家申不害为相,实行变法,使韩国成为中原七雄之一。
近期,有两部古装剧在电视台热播,一部是《风起洛阳》,一部是《雪中悍刀行》。而这一现象在中国一些古装剧中可谓是屡见不鲜,这些古装剧一边渲染中国风,号称重现中国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文化,一边则在服装、建筑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模仿日本的和文化。
谈起当年的风光,真正是好不辉煌。中华雄踞东方、睥睨世界,抬眼四望、无人论道,孤寂独行、众人附骥。其中以日、韩、越三国为最,都曾自号中国、小中华,以儒门三子之态盘踞海内,时间长达两千年之久,横贯了整个文字信史的近半程而有余。
有人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也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这是别有用心者炮制的观点,这些说法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主要是为日本侵略中国而服务的,以此来掩盖对中国入侵,意思就是他们才是华夏文化的正统继承者。
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民国文化在台湾,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在千年以来一直在流逝,并没有保存,保存下来的,是经过驯化的文化,所以有人对汉学的研究,应该把中心放在日本、韩国和台湾。而对于这些,你们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