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理工大学青衿致远实践团齐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深度探访齐文化博物馆。当天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整齐地集结,准时出发前往齐文化博物馆。成员们首先参观了基本陈列展厅。展厅以齐国故都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实景沙盘、投影等展示方式,生动再现了齐国八百年的兴衰变迁。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2日讯 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依托原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建设,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文物3万余件,上展文物4100余件(套),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齐文化的兴衰演变过程。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6日讯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纹装饰从萌生到定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在各个历史阶段体现出风格各异的造型特点。今天,让我们跟着记者穿越古今,在齐文化博物院里寻觅“龙元素”。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许珊珊10月5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山东博物馆主办,齐文化博物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工作坊”走进齐文化博物院。
说到“豆”你会想到什么?黄豆?杂粮?但在古代,“豆”最初并不是食物的名称,而是一种容器,形如高脚盘。在齐文化博物院,有一件奇妙的银豆,此“豆”是食器,也是礼器。豆的出现,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度盛行。
奈何碍于高速费,没舍得跑一趟,这次是赶上国庆高速免费,一早驾车奔了临淄。提前一天预约10:30--12:00的参观场次,抵达博物馆附近时,道路两侧,甚至是步行道和绿化带都停满了各地游客的车子,一眼两眼三眼望不到头。
大众网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廉术琳 贺培轩 曹译淇 淄博报道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齐文化博物馆正是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齐韵有声实践团前往齐文化博物馆参观游览。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张厚新 通讯员 王斌在古代,龙作为“吉祥物”一直为历朝历代所喜爱,尤其是出现在青铜器和陶瓷器上的“龙纹”,表达了人们对尊贵、吉祥、繁荣等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纹装饰从萌生到定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在各个历史阶段体现出风格各异的造型特点。
想切身地了解齐文化的历史,就得到有着相同磁场的地方。刷好身份证,我迫不及待地进入齐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大厅宽敞明亮,一幅高大壮观的铜壁画映入眼帘,一代霸主齐桓公威武居中。我顺着指示牌快速走进展厅,一进门,空间瞬移。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去”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方寸之间,一览千年,正是博物馆的神奇之处。你知道足球起源于哪里吗?
淄博市临淄区是齐国故城,位于临淄区的齐文化博物院汇聚了齐国文化的精华,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但由于从淄博城区驱车到这里要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区位优势不足,在2023年“淄博烧烤”热度高涨之前,这里一直门可罗雀。
原标题:淄博发布齐长城主题游径□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深入发掘人文历史,打造文物主题游径,让文物焕发生机。10月24日,淄博“传承之旅”——齐长城主题游径在博山正式发布,为淄博文化之旅焕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