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便下了定义“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赤、黄、青、黑、白为基础色,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
本文原载于故宫博物院出版图录《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261-272页,澎湃新闻授权转载。《论语·八佾》篇中记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在祭祀的时候,要以对待生前亲人一样的态度对待逝去的先人。《中庸》中也提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千字说文 之】作者:王诚(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千字文》以“天地玄黄”为起句,犹如一幅壮丽画卷的序幕,展现出辽阔深远、色彩浓郁的空间。“天地”是先民眼中空间的边界,“玄黄”是代表天地的两种色彩。在汉代人的观念中,“玄”被界定为一种泛暗红色调的暖黑色。
在甲骨文阶段,青色还不在人们的颜色分类系统之中,比先民们对赤、黄的认识要晚一些。下部的丹,是指表矿藏的“丹”字,丹采自矿石,古有空青一说,空青指的是孔雀石的一种,是一种天然的矿产,因此,古人造青字时,取丹作为青字的义符。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国传统色系为“五色”,即青、赤、黄、白、黑。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这“五色”定为 “正色 ”,其它的颜色定为间色 ,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上衣用正色 ,下裳用间色,以示上下尊卑。“五色”是传统色彩最基本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