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博物馆热”,尤其是当下暑期来临,博物馆成为了许多人的“暑期好去处”。参观博物馆的人多了,自然对于讲解的需求有所攀升。为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以博物馆讲解为经营业务的民间文化传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杜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皇帝御赐‘广大圆满’匾额,今无存。”“三山之间以沟壑相隔,上以石桥相通,形成嵯峨起伏之势”……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博物馆的讲解器“说话”文绉绉,成年人尚且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明白,年纪尚小的孩子自不消说。
查攻略、定闹钟、熬夜刷门票……“五一”假期将至,以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各地文博场馆再次成为了热门打卡地,越来越多民众特别是亲子家庭制定了相关的出行计划,要在悠长假期里进行一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跨时空之旅”。
7月1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讲解新规”)正式实施,规定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有关材料。
热门博物馆讲解“一位难求”,不少观众转而选择购买非馆方讲解服务社会讲解如何烹好博物馆里的“文旅大餐”?阅读提示“文博热”持续升温,带动博物馆讲解服务需求直线上升,馆内讲解约不上,现实中社会化讲解服务也存在收费标准不规范、讲解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博物馆讲解问题待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婧今天(7月16日),国博正式实施外来讲解禁令: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记者在电商平台随机挑选了近二十家店铺了解情况,这些店铺都曾售卖国博讲解服务。大部分店家表示“旅行社都没有通过(申请)”。
从《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开始迷了上文物,也爱上了逛博物馆。去每个城市,都会先去参观下当地的博物馆。有时甚至会把当地的博物馆做为出行的目的地。逛博物馆,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城市风貌等。不仅是当地旅行的攻略宝典,也是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更能增加知识、拓展认知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