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王小波的作品,刚刚重温了一遍《黄金时代》,他简直太逗了。今天摘录我认为最好的10个《黄金时代》段落,跟大家分享。1、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王小波2、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当问起:“谁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特立独行的存在”?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王小波!王小波这个人,没有组织,也不混圈子,却被誉为是“文坛外的高手”、“乔伊斯和卡夫卡”的结合体。总而言之,王小波这个体制外的作家,身上全是天才的光环。
文 | 赤道蚂蚁在文学作品中,性爱的叙述,是一个作家根据情节需要,而用文字来反映生活或的一个方面,只要不是一味地去迎合社会大众的感官刺激,只要不是那种为了满足身体欲望的“色情文学”,任何一种将性爱,带入文学作品中的写作形式,都是很平常和很正常的。
如果一位妈妈看到还是高中生的儿子偷偷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父母应该怎么办?想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阻止。毕竟《黄金时代》充满了肉体情欲,有大量对“性”的描写,甚至被当作“小黄书”来看。但在阻止之前,父母最好先想通这样一个问题,你真的了解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写什么吗?
如何证明“你自己是自己”?这是现代人的“哥斯巴赫猜想”。可若是放在60年前,让一个女医生举证自己不是“破鞋”,她会如何破解呢?王二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证明她偷的人不存在,就能自证清白。但是,当女队医陈清扬求他帮忙证明时,王二却耍了无赖,劝她破罐子破摔。
在我看来,义气就是江湖好汉中那种伟大的友谊。水浒中的豪杰们,杀人放火的事是家常便饭,可一听说及时雨的大名,立即倒身便拜。我也像那些草莽英雄,什么都不信,唯一不能违背的就是义气。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
黄金时代|直白的性描写,荒诞的故事叙述,掩盖不了时代宿命的痛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知道王小波,一种不知道王小波。不知道王小波的人,我们无从评述,而知道王小波的人,一定会对《黄金时代》记忆深刻。
王小波的生前生后弟弟晨光和姐姐一样,每天几十遍地问自己:他知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为什么不去看医生?王小波在去世的当天晚上,挣扎了十几个小时,在白灰墙上留下他咬过的痕迹和血印才能给出答案吧。
上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的号召响遍大江南北,全国涌现出将近1700万中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这场长达十年的知青运动。而这期间,天真烂漫的城市少年和广袤无垠的农村生活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诞生了一批批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蓝本的知青小说。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王小波,他出生时发育不良,经常生病,却长成了184的大高个;他又穷又丑,却凭一本小说追到了"白富美"李银河;他45岁猝死,死前籍籍无名,葬礼上无一同行送行,却在死后第二年被封神,作品畅销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