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耀】 乌军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已经一个月了,但似乎有点走不动了。 在8月6日发动进攻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乌军在俄军疏于防守的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乌军的行动即刻引起了国际舆论对俄乌战事走向的各种评估和预测。
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一战,德军遭受重大失败,军队更是一溃千里,苏军乘胜追击,但这也给苏军带来了致命的问题:战线过长,自己的侧翼在德军强大的装甲面前完全暴露,然后曼斯坦因元帅抓住苏军的这个弱点哈尔科夫一记反打直接封神,歼灭苏军五十个师,这一点我们以后再细谈。
1943年7月5日凌晨,希特勒的加密电报在狼穴地堡里化作冷汗——这场被称作“第三次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豪赌,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押上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庞大的装甲集群。当8000辆坦克在火海中化为废铁时,东线战场的命运就此改写。
库尔斯克会战历时半年,俄乌双方投入兵力十余万,各种先进武器悉数登场,经过激烈鏖战,到目前为止,乌西联军伤亡达56000余人和损失大量重装备。俄朝联军也伤亡30000余人,重装备损失无法统计。乌占区由开战之初1200平方公里缩减为不足500平方公里,现在龟缩在苏贾市周边,进退维谷。
编者按:自8月6日开始的库尔斯克战役已经成为俄乌战场的新焦点,关于此次攻势本号已经在《Walker大人的小碉堡:俄乌特别军事互动、美国川普选情药丸》《Walker大人的小碉堡:美披萨梗提前泄天机,俄久明哥库州遇险阻》《乌军库尔斯克攻势正酣,俄军新建三个边境军团,能否化解危局?》等多篇文章中进行了分析。
转眼之间,俄乌这场开局高潮,中间冗长的烂仗已经打了两年半了,在战争打了如此之久之后,经历过基辅城下“释放善意”、哈尔科夫“重新集结”、赫尔松大撤退、普里戈任兵变等诸多脸面无光的失败与闹剧之后,俄罗斯联邦的国防及军工系统,终于学会了如何应对现代化战争。
晨昏时分,在俄罗斯西部重镇库尔斯克的弧形地带,短暂而猛烈的炮火将周围居民惊醒,坦克轰鸣声就像1943年苏德战争那场著名战役那样由远及近,但这一回,来的不是德军虎式坦克,而是一群群俄军T-72坦克,它们正从库尔斯克冲过边境,向乌克兰进攻,“第二次库尔斯克会战”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