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记者11月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办的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10月28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姜进军,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吉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主任宋喜红介绍《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和《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有关情况。
为使社会公众了解本市海洋生态状况,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助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上海市海洋局组织编制了《2023年上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现予以正式发布。通过图解一起速览公报要点吧。
胶东在线4月23日讯(记者 邬勇 通讯员 王文君)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月22日,是第55个地球日,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携手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举办了“珍爱海洋 和谐共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实践活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目前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状况,4月18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组织技术人员到无棣开展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监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现场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经数据分析,初步掌握我市目前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风险程度。
新华社青岛6月8日电(记者张武岳)沙蚕、蛤蜊、钩虾、螃蟹、海鞘、海蛇尾、海胆……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夕,记者在位于青岛附近海域的专业溢油应急处置指挥船“海巡0512”轮上看到,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用箱式采泥器采集到多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多数是清洁水体的‘指示种类’。
为进一步了解我省目前海水入侵和滨海土壤盐渍化的现状,掌握其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研究院连续两年开展山东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并于近日完成了2024年度枯水期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外业采样工作。此次任务,共对烟台市、青岛市、滨州市等沿海市进行了水土环境指标监测。
来源:【人民网】本报南宁7月3日电 (庞革平、杨晓佼)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编制完成并发布广西首个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为全区管辖海域生态状况开具详细“体检报告”。
扬子晚报网 6 月 9 日讯(通讯员 韩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完成《2023年江苏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6月9日正式发布。这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首次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南海网9月20日消息(记者 谭琦)9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珊瑚日。记者从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保护区海洋生态修复,实施保护区内麒麟菜、珊瑚礁、海草床生态修复,逐渐恢复保护区内海洋生态环境。目前,保护区共监测到珊瑚144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 45031-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