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编者的话:能说多国语言的“义乌老板娘”近日“火”到了海外。在AI技术的加持下,“义乌老板娘”流畅自信地切换各国语言,与外商成功实现无障碍沟通。
从在夜市摆摊,到从事房产与建材销售,到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接触内贸、给品牌公司供货赚到“第一桶金”,再到后期接触到电商,进而顺势杀入快递行业……这是义乌90后美女老板施云兰,一段不满足于安逸生活的创业路。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依美 记者 张云山1月10日下午,“数字创富”的颁奖盛典在义乌荣耀举行。400多人现场见证60位最牛老板娘的诞生,100分钟的直播吸引了线上50.5万人围观,一时刷屏了全球商贸行业的朋友圈,这无疑又是一场出圈的年度大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2000年10月1日的《钱江晚报》,刊发了一则消息:义乌欲建世界商贸名城。文中提到,当时的义乌,已经有不少外国客商徜徉在小商品市场的汪洋大海。据统计,当年义乌市的商品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24年后,2024年1-8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已达4440.6亿元。
义商总会主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现场。 郑海洋 供图中新网义乌3月7日电(记者 董易鑫)“有一次,我们在德国参展,一位商人看我侄子是中国人,便喊到‘老板娘’。后来他和我解释‘之前来义乌市场看货,总看别人一进店铺就喊老板娘’,他便默认‘老板娘’是义乌商人的别称。
春节前,义乌老板娘孙丽娟又“爆单”了。自家的玩具工厂快放假了,但中东客户在2025年3月当地过年需要的订单“扎堆”而来,她忙得不可开交。过去这一两年,生意并不好做。2023年,她发现很多外商不再来义乌了,而是去广州、河北,甚至国外市场。
义乌陈明饰品的老板娘丁杏娟,也是义乌饰品配件行业商会会长,从16岁离开家乡来到义乌打拼二十多年,她不但把一颗颗小小的珠子卖到了全世界,打造了小众行业--饰品配件行业的隐形巨头品牌“陈明饰品”,还正在带动义乌市场的整个传统饰品配件行业,实现集体从线下到线上、从生产到品牌的转型升级。
中新网义乌3月8日电 题:浙江义乌老板娘张吉英:让东方面孔成为国际IP作者 董易鑫在西班牙、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超市的雨伞售卖区,你或许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LOGO(形象标识)是一张东方女性面孔——这是浙江义乌雨伞商户张吉英的简笔肖像画。
中国义乌网4月17日讯(记者 毛旭倩)昨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开幕,在这场属于电影人的节日里,活跃着许多影视从业者、电影爱好者,其中就有一个来自义乌的身影。今天下午,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子活动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未来之星”影视征集活动新闻会发布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