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大名府城池近似正方形,周九里,东西南北四条十字型主街通向四门,四座城门,以“仁、义、礼、智”四字命名,东门叫“体仁门”,南门叫“崇礼门”,西门叫“乐义门”,北门叫“端智门”。城内沿街建筑多为商铺、民居,街道肌理犹存,整体上基本保持和延续了古城历史风貌。
关于大名府城的建设,最著名有三次:一次为唐朝大名府;二次北宋建立北京大名府;三次明朝建大名府砖城。现将大名府三次建城概貌简述如下:一建大名府城唐初由隋时的武阳郡改为魏州,在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将魏州改为大名府。
大名古城门洞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大名古城可谓大名鼎鼎。历史上先后有三十多次县级以上的行政机构设在大名,其中两次作为国都,七次作为陪都。如此“履历”,足见其不凡。作为黄河以北地区的古代重镇,许多历史节点都能在大名找到痕迹。
大名县西城门外广场。突飞猛进的河北大名经济开发区。大名县地标建筑—“鼎鼎大名”环岛。大名历史悠久,有2200多年建县史,素有“河朔重镇”、“北门锁钥”之称,作为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长达1716年,曾两次为国都,七次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
大名县、元城县、魏县的历史演变:先秦时期- 大名县境夏属观扈国,国治今大名户村;春秋时属卫,称“五鹿”;战国时属魏,魏武侯在此建别都,公子元食邑于此.- 魏县在夏禹时期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属魏。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代,大名县境属东郡,魏县属邯郸郡。
“大名今天来了1亿人”“香薰花灯好美啊”“大名这个县好香啊”……春节期间,来河北省大名县的游客们赞美声络绎不绝。今年春节,河北省大名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八方来客,据统计,春节期间,大名县累计接待游客21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4.35亿元。
锦绣古城,洋溢浓郁年味——走进大名县品味新春文旅盛宴“老乡老乡你别问,我这要上大名府……”走在大名县的各个旅游景点中,一首朗朗上口的《我上大名府》歌曲萦绕耳边,歌曲唱出了春节热闹欢快的气氛,更唱出了大名县张开怀抱喜迎八方来客的似火热情。
为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节日期间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使节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营造欢乐祥和、和谐文明的节日氛围,在2022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根据《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及志愿服务组织优势,结合我县实际,宣传部、文明办、创城办全体,综合执法局、融媒体中心、部分社区和青年志愿者、大名梦之队志愿服务队、润泽教育教师志愿者、大名县白求恩好村医爱心服务团队、河北银行大名支行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为了致敬平凡而伟大的他们,10月23日早晨七时,大名县大名镇兴唐社区、东郡社区、永济社区、宋都社区在大润发超市广场联合开展“情系环卫工,温暖一座城”主题慰问活动,向中荷城服“城市美容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