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1月19日电 题:青海藏医药历久弥新:中藏医馆广覆盖、整理古籍文献3000余部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九月底至十月初,青海省藏医院专家斗周才让和同事杨本扎西,在蒙古国的高校、医院、研究机构,开展讲学、共同坐诊及交流互动。青海省藏医院是中国首家“三甲”藏医医院。
青海省拥有中医、藏医、蒙医等多种传统医学,国家级传统名医有10人(1位国医大师、5位全国名中医、4位老专家),来自藏医院的有5人,中医院5人。青海省自己进行了三届名中中(藏、蒙)医评选,最新2023年度有17人上榜,2020年度有12人,2016年度有20人。
1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乡村医生史永洲背着药箱奔走于村卫生室和村民家中。史永洲出生于医生世家,扎根乡村33年,守护着全村264户、近千名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下脖项村的‘120’”。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局长端智28日介绍,近些年,青海不断加大对全省中藏医医疗机构的投入,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6个,抢救搜集藏医药古籍文献2000余种,各级中藏医医院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方面的优势作用。
杨司煜摄90后、党员、“老中医”,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张永德凭实力“圈粉”。“这么年轻,会看病吗?有经验吗?”想必这是很多患者对青年中医的心里独白。10月8日,当“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故事汇记者来到西宁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时,患者排起的长长队伍让人看到了张永德的实力。
为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经审定,确定建设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96个,其中,城北区中医院的余顺祖、大通县中医院的马玉秀、湟中区中医院的史得全成功入选。
近年来,湟源县中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特色优势、深化宣传教育”的工作创建思路,聚焦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创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