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记者来到蜀山区小庙镇旺兴街。75岁的孙鹏正带着孙子在街口进行康复训练,孙一铭用双臂撑着爷爷为他特制的学步车,艰难地前行。1997年,孙一铭一落地就被诊断患先天性脑部残疾。不久后,妈妈出走,爸爸离世。爷爷和奶奶与他相依为命。
张怀排(右)与张乐乐(左)在家门口合影 图:受访者供凌晨4点,河南太康县张淀池村。每天这个时候,71岁的张怀排老人都会起床为“孙子”乐乐做早餐。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后,一份热气腾腾馒头、一碟小菜便摆在了乐乐面前。
不少网友自从看到这一幕后纷纷留言想帮助爷爷,后来受网友委托男子就带着广大网友的爱心来看望爷爷,只见这次凌晨爷爷依然还在路边卖菜,爷爷为了表达了对网友的感谢,希望在这次热度过后,还能有更多人去买爷爷的菜。
□常德日报记者 聂晓军 朱荣慧 文/图“亮亮,快过来给爷爷读读这段话……”1月11日下午,彭敬初照例和孙子亮亮坐在一起阅读。彭敬初偶尔让亮亮大声朗读,他在一旁静静地听,孙子读得认真,老人脸上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老奶奶王韦氏和孙子王关莉。南国都市报记者徐善应摄78岁奶奶照顾残疾孙子 长期住危房盼改造南国都市报9月26日讯(记者徐善应)海口市龙桥镇博片村,一间墙壁透风、瓦片漏雨的房屋内,居住着14岁的残疾人王关莉和78岁的老奶奶王韦氏。给孙子一个安全的家,成为这个老人的最大心愿。
“光沐微尘”是由《新京报》与“水滴筹”联合发起的摄影项目。我们关注求助人群背后的故事,为困境家庭搭建社会募捐的桥梁。6年前,不满1周岁的范智淳做完先心病手术后,又查出脑瘫和双目失明。他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还债,母亲不堪压力选择离婚。
扬子晚报网2月2日讯 (通讯员 马晓兵 记者 王国柱)“生活如此艰难,但她始终充满热情,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1月31日,在泰州市姜堰先锋公益促进会组织的“关爱特殊家庭,寻求幸福密码”家庭教育座谈会上,“爱心妈妈”尹丽卉讲述的坚强奶奶抚育残疾孙子、孙女的事迹,让参会的孩子动容。
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盛夏时节,初升的阳光洒在华蓥市古桥街道回龙村的山坡上。趁着还不太晒,身型略微佝偻的郭英琼推着坐在儿童轮椅上的孙子,缓缓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她要带着患有先天性脑瘫伴重度智力残疾的孙子,去医院做康复训练。每天来回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已经成为郭英琼的生活日常。
65岁爷爷常年陪脑瘫孙子读书 照片发上网,网友纷纷跟帖点赞姜堰罗塘小学一年级二班的课堂上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他叫张正华,今年65岁。他每天准时坐进课堂,听老师讲课。跟张正华同桌的是他9岁的脑瘫孙子小恩,张正华听课是为了课后辅导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