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兴起了一股“华北平原在几千年前是一片大海”的谣言;更有甚者,某些大V不经思考就说出了“7000年前,东亚大陆发生了最大的海侵,华北平原在海面以下”的荒谬言论,甚至拿现代冰川融化后的海岸线变化图作为依据,把几千年前的华北平原说成“汪洋泽国”、“位于海平面之下”等等。
1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中国东部大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位于黄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
我们会发现,中国灯光比较密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这其中,又以华北平原最为集中。在华北平原的广大腹地中,则几乎没有大的城市群分布,按理说平原的优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业发达,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理应出现更多更大的城市群才是,这是为什么呢?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脉、东至渤海和黄海、北至燕山、南至淮河,南北纵横1000公里,东西跨越500公里,涵盖河南、山东、河北等七个省市,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东北平原的中国第二大平原,而且还在随着黄河填海造陆而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