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中国日报网5月3日电 近一段时间,美国频繁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声称中国以“不公平的低价”向全球市场“倾销”新能源产品。但对于这种老调重弹的错误说法,许多专业人士都表示这背后无疑是美国打击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维护一贯霸权做法的企图。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专访:以非洲需求为驱动是非中合作鲜明特点——访肯尼亚经济学家汉娜·赖德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金悦磊肯尼亚经济学家汉娜·赖德(中文名芮婉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与西方国家和机构对非合作不同,中国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需求和能力,对非合作的鲜明特点是以非洲的需
相比西方国家几百年来对非洲的贪婪掠夺,以及对非洲发展诉求的漠视,中非的合作立足于非洲发展的切实需求,通过利用中国优质产能,推动非洲工业加速发展,建设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真正为非洲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新机遇。
5月14日,中非学者Jelani在《中非晨报》、中非潜力网等中非主流媒体发表题为《破除迷雾:中国产能与非洲绿色发展的双赢路径》的评论文章,有力驳斥了“中国产能过剩论”,文章全文翻译如下:在国际舆论的交锋中,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时有回响,特别是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及其电池产业。
远在非洲东南岸的莫桑比克,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莫传统友谊深厚,政治高度互信,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据中国外交部消息,9月,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将来华出席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进一步开辟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新前景。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有少数美国媒体刊发文章,对中国在非洲的产业合作投资建设进行“滤镜式”抹黑报道,企图凭借在西方舆论圈的传播度,对中非合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种文章背后恰恰折射出无知、虚伪和抹黑中国的急迫心情。第一,此类报道对中非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切实益处选择性失明。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开启崭新篇章。在1万多公里外的尼日利亚奥贡州,当地工人三五成群,穿过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内的工厂大门走向各自的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广东7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由广东新南方集团投资运营。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何北平)在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由中国企业和拉各斯州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莱基自贸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发展迅速,作为承接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莱基自贸区一方面正帮助当地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正逐渐成为中国企
□ 宋 微 张永晴“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发起,可以看作一份宏大的全球发展规划,其实施以来获得了相关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在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已有52个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非洲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极其
6月12至15日,由外交部外事管理司主办的2024年首场“携手央企,对话世界”活动在上海举行。6月14日,来自28个国家的10位驻华大使、8位总领事等高级外交官共40余人出席了产业对接交流会。会上,各国外交官与企业代表就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和绿色能源等前沿产业领域展开交流。
打开新闻总能看到中国在非洲大兴基建,各大互联网平台里也总能看到顶着不同IP地址的网友在全世界当“街溜子”,而那些定位在非洲南美小国的人,被问起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时,许多人的回答总会惊人地一致——“干土木工程的”。
前几天,肯尼亚媒体报道,肯尼亚国债达到八万亿肯先令,约占肯尼亚GDP的75%,媒体的报道意思是烘托“债务危机”,或者说是债务陷阱,不知道大家对这样一个数字有没有概念,八万亿肯先令,约合人民币5300亿,恒大债务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债务比不上我们中国一个民营公司的债务就已经陷入债务危机。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德国媒体7日报道,清洁能源项目在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洲迫切需要借助中国技术和产能改变电力紧缺的现状。报道说,中非经贸往来最近两年呈现迅猛增长势头。今年前7个月,中非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5%,达到创纪录的1.19万亿元人民币。
#头条深一度#2024第N种回顾方式距离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国总统还有不到3天的时间,而这也意味着世界局势很快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到1月20日,各国大都会去参加特朗普的总统就职仪式,而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美日印澳四国将组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